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捶,以所说者集为经文,藏于南天竺之铁塔中。
咒语在古印度久已流行,但发展成为专宗修学的途径,是从龙树开始,相传经典是龙树从铁塔中取出。但在其他经典里也有咒语.随着翻译的增多而增多。
密宗传承为:龙树传龙智,龙智传善无畏、金刚智,金刚智传弟子不空。

在唐开元年间,金刚智、善无畏、不空来长安,译出《金刚顶经》。大力弘扬密法,于大兴善寺为根本道场,建立了真言宗。还译有《大日经》、《苏悉地经》等。

不空有继承弟子惠果,住青龙寺,继续弘传。公元804年,有日本空海(弘法)入唐求法,学于惠果。回国后,在日本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真言宗。世称东密。
晚唐,汉地密法失传。到宋初有天息灾、施护、法天来洛阳,建立译经院,译出密典,兴于一时。唐末密法传入西藏。

密宗之宗义
此宗与他宗全异,前所述诸宗皆以理为本,此宗则于理之外,特重事相。主要修法是以持诵密咒而得破惑证真为根本目的。

01 两部曼荼罗
曼荼罗,泽云坛、道场、聚集、轮圆具足。修法时,筑圆土坛安置诸尊于此,而此坛中聚集具足诸尊诸德。
金刚界:有坚固不坏义。立此坛在西,表终极。意味如来圆智坚固不坏,能摧破烦恼,如金刚之妙用。
胎藏界:有持摄含藏之义。立此坛在东,表出生。意味摄持含藏如来一切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
此两部曼荼罗是标志大日如来理智二德之法门。胎藏表理性平等,为本有本觉,是因,表本具。金刚表智慧差别,为修生始觉,是果,表现行成功。

02 四种曼荼罗
(一)大曼荼罗
法界森罗万象,皆依地、水、火、风、空五大而显。
(二)三昧耶曼荼罗
译为本誓,说明诸法各自有特性。
(三)法曼荼罗
诸法各有名称,含有轨持之义。
(四)羯磨曼荼罗
万象悉有业用动作。此四种对法的解释。

四种曼荼罗的解说
大,指诸佛菩萨本身,以彩刻绘画显佛菩萨形像。
三昧耶,表佛菩萨之本愿,或执刀表示愤怒破邪之相,或执莲花表慈悲度生。
法,法以文字诠表义理,使人信而生解。佛名号、真言以经论文义皆是法。
羯磨,译为威仪事业,佛菩萨之行止,皆为度生所显之动作。
前一是总,后三为别。简而言之,大,诸尊之体像;法,诸尊所说之法门;三昧耶,诸尊所持器杖;羯磨,诸尊所作度生之业。

03 六大五智五佛
六大
地、水、火、风、空、识名曰六大。体性广大名大。遍一切法,此六大能造一切佛,及一切众生器界等类,为宇宙之根本。前五大是色法,识是心法。
五智五佛
依六大之识,又可分为五智。金胎两部曼荼罗各有五佛,以表五智。
(一)法界体性智
包含万有为法界,诸法所依名体,法尔不变名性,转第九庵摩罗识所成,是法界身体之大日如来。
(二)大圆镜智
无边名大,具足无缺名圆,实智高悬万象影现名镜。转第八阿赖耶识,是金刚坚固菩提心体之阿閦如来。
(三)平等性智
无差别名平等。转第七识,为平等金刚福聚庄严身体之宝生如来。
(四)妙观察智
以五眼高临,巧妙观察诸法差别。转第六意识,为说法利生佛智身体之阿弥陀如来。
(五)成所作智
自证化他二利应作名所作,圆满成就名成。转前五识,为调伏众生自在变化身体之不空成就如来。

04 三密加持
以三密念念相应,便可转识成智,即身成佛。
(一)身密:手结契印,召请圣众。
(二)语密:口诵真言,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
(三)意密:心观实相,入本尊之三摩地。
吾人与大目如来,共以六大为体四曼为相,本无差别,而以惑业所缠,遂致迷悟殊途。今以三密修行,身持大日之行,口诵大日之真言,意契大日之心。于是大日如来之光,映现于吾人之心水。

05 三种成怫
(一)理具成怫
本具佛德,与大日如来无异,五大为胎藏之理本,心为识大,是金刚之智德。
(二)加持成佛
本具本觉之功德,与三密加持相应,由加持之力而成佛。
(三)显得成佛
成就三密之修行,显现法性万德。
此三是谓即身成佛,余宗曰心成,此宗为身成。观此身等同造佛,具足一切功德。因为六大为万法因果行位之本源,宇宙人生之整体。在凡是五识,在圣转五识而成五佛。

在修行中,观地大为菩提心,坚故;观水大为智慧门,能洗故;观火大为福德聚,能烧故;观风大是精进业,能吹故;观空大能到彼岸,无碍故。以此观成,即转妄识而成大智。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