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两车 日期:2020-09-23 16:18
在华美庄严的寺院内,以美丽飘香的花束或花鬘供养诸佛菩萨,是佛门重要的供养仪式之一。
这不仅常见于寺院僧人日常的礼佛功课中,更多见于重要的佛教节日、传统节日所举办的佛事活动中。有不少国人都喜欢农历初一、十五供佛并随喜参加寺院法会,相信供花能获得相好庄严。那么,为什么要以花供佛?「花供」有哪些讲究和含义呢?
作为佛门一种重要的元素,花可谓无处不在。譬如,花是寺院环境的重要点缀,花木扶疏、环境优雅,在文人雅士和游客心目中留下了美好印象。「花」经常写作「华」,见于不少佛经和佛的名字中,并有着深刻的含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杂宝华严佛、金华佛、华生佛等。
除此之外,「花」还多用于佛教的各种譬喻,既能描述佛国净土的美好和佛相的庄严,也有助于使深奥难懂的佛法变得简单易懂。佛经中更是记载了各种各样关于佛门中人与花的故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借花献佛」、「拈花微笑」、「天女散花」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佛教与花的深厚渊源。
香花供佛的由来
以花供佛作为重要的佛教传统之一,其由来还要从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与花的故事说起,即「借花献佛」这一典故的由来。
据《佛本行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是一名叫做云童的婆罗门弟子,他在莲花城碰到燃灯佛说法,便想以鲜花供养燃灯佛。然而,全城的鲜花早已被国王收购一空,云童千辛万苦才碰到一位婢女,手捧装有七枝优钵罗花的瓶子。他苦苦恳求,婢女为其虔诚之心所感动,以两人生生世世结好姻缘为条件,答应给云童五枝花,并另留两枝由其代为献佛。云童以花献佛后,燃灯佛便为他授记无量劫后必可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
香花供佛的功德
以花供佛的故事在佛经中不胜枚举,如《撰集百缘经》中记载,有一位采花人将所采集的花做成花鬘供佛塔,死后得生天之报。
《无量寿经》记载,无量寿佛说法时,有无量华香随风四散,自然供养不绝,一切诸天也齐持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养佛。有的经典里还提到以香花供养佛菩萨所具有的功德,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
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
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可见,以花供佛的观念和做法在佛教发展早期就已十分盛行。这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福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传达了信仰者对美妙佛法的深切赞叹和虔诚向往。
香花供佛的含义
「花供」至今在佛门依然十分流行,并不仅仅与其作为一项佛教传统仪式而被保留下来有关,更与这种行为本身所传达的佛法观念和所蕴含的佛教含义密切相关。
一
因果观念是佛教的根本观念之一。
花作为佛教譬喻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对佛教中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二的观念作了完美的阐释。以佛教的圣花——莲花为例,莲花的特点在于「出淤泥而不染」,这意味着即使身处充满浑浊、丑恶的世界,只要勤加修炼、净己身心,也会获得殊胜福报。
另外,与其他花木花落之后才结果不同,莲花却是花果同时,比喻妙法的因果不二。且供花为因,获得福报为果,也是佛教因果观念的体现。
二
花开花落,世事无常。
鲜花固然美丽香艳,但其香味终会随风飘散,花瓣也会随风凋零,花与人生一样充满了无常的流转和变化。因此,以花供佛这一行为不仅是要我们以此积累功德,种下善因,获得福报,更旨在教人「以假修真」,提醒世人花香尽管诱人,却只是转瞬即逝。因此,人应当注重自身,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不断追求人生的智慧,才能声名远播、德香持久。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法华经》
「花供」这一充满佛教韵味的仪式,提醒我们时而停下奔波的脚步,于佛菩萨前供奉一束鲜花,暂时远离尘世的烦恼,抚慰疲惫的身心,于一花一木中体悟大千世界,生发无限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