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灵隐寺祖师契嵩禅师的诗歌意境(上)

编辑:两车 日期:2020-10-13 09:49

image001.jpg

  一千六百余年来,杭州灵隐寺可谓高僧辈出,群星璀璨。北宋云门宗禅僧契嵩即是其中光照千古的重要人物,以两大功业彪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

 一是在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针对欧阳修等人的辟佛言论,作《辅教编》等书,论述教禅一致,倡三教融合,述儒佛一致,轰动当时文坛,为北宋佛教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鉴于禅门传法世系的混乱,并为了反对天台宗的二十四祖说,据《宝林传》等书,撰《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和《传法正宗论》,厘定禅宗的印度世系为二十八祖,使西天二十八祖说成为后世禅宗传法世系的定论,一举奠定禅宗在佛教界的正统地位。

image002.jpg

契嵩禅师简介


  契嵩(1007-1072),字仲灵,号潜子,俗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省藤县)人。从小出家,十三岁落发,十四岁受具足戒。二十岁起,契嵩行脚天下,往返在江湘衡岳一带,帽戴观世音像,并每天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字十万遍。

  早先,契嵩曾在筠州(今江西省高安)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学习佛法。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他来到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住灵隐寺大桐坞永安精舍,弘法修持。

  为了维护佛法,阐弘禅宗,他在撰《原教论》后,又写下了《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等著述,对于后人研究我国禅宗史,提供了有益思路。

  当时,观察李公谨,把契嵩的大名,上奏朝廷,获诏赐紫衣之荣。开封府尹王仲义,又把契嵩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呈给皇上,仁宗读罢深为嘉叹,宣付法院编进《大藏经》,并赐号为明教大师。其时名公子如韩琦、欧阳修等,对他无不钦止敬仰,交相延誉,由此声望日隆,名振朝野。

  契嵩禅师受到仁宗皇帝的恩赐,宰相韩琦以下的大臣都想接见他,对他大加赞赏。大臣们想留下这位名人,请他在京师的悯贤寺居住,契嵩拒绝了。他已一切如愿以偿,于是告别开封府回到杭州灵隐寺。将要离开开封府时,他吟诗《感遇》:

悠然严子陵,远大寥廓器。

故人贵为君,白驹要不至。

耽闲恋渌潭,高赵弄芳饵。

青山泛白云,万古寄高意。

侯霸不知道,初亦嫌傲志。

何事卑王侯,其心越天地。

因悲娄护辈,胡为附权势。

流游绛灌间,折节蹁跹例。

皇皇古皇道,劳生自拘系。

不如归去来,乘风拂长袂。

  契嵩在诗中显露心中的志向,他到京都开封府认识许多大官,为的是要使皇帝接受他的传法正宗和儒佛相容的理论。他是一个真正的“谋道不谋身,为法不为名”的人,当达到追求目的时,他就没有依附权贵的必要了。

  契嵩回到杭州灵隐寺不久,被宋朝“四大书法家”蔡襄(字君谟)邀请,迎往佛日山净慧禅院当往持。数年后,契嵩隐居南屏山麓,撰有《游南屏记》。然而,几年之后,契嵩归隐在灵隐寺大桐坞永安精舍,直到寂灭。这段时期,他感到自己已进入年迈的岁月了,但仍壮心不已,吟诗《自赠》:

静坐还看竹,闲行亦合樵。

道心应有在,生事合无谬。

客去清谈少,年来白发烧。

漫将支遁笔,闲且赋逍遥。

image004.jpg

契嵩禅师与灵隐寺


  庆历年间(1041-1048),契嵩出关云游入吴中,至钱塘。他喜欢西湖的景色,“至钱塘灵隐,闭户著书”,遂在杭州定居下来,就住在灵隐寺,潜心研究佛学,自云:“余专意於习禅著书”。

  契嵩禅师在灵隐寺撰写出《传法正宗记》和《禅门定祖图》,再次前往京都开封。契嵩进京后,开封府尹王仲义以礼相待,并代契嵩上奏仁宗皇帝。仁宗得到文章和《上皇帝书》,大为赞叹,传令丞相韩琦和参政欧阳修等人探经考证。既无讹谬之言词,于是下召编入大藏,并褒赐契嵩“紫方袍”,号“明教大师”。

  契嵩禅师面对朝廷封赏,坚辞不受,仁宗不准他推辞,方才领受,留住在京城闵贤寺。

  时隔不久,契嵩又东游回到杭州,应著名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之邀请,居住在钱塘佛日禅院和永安院。数年后归回灵隐寺,以读书写书为事。故后人又称其为佛日禅师,亦以“永安”称之。

  契嵩为人生活俭朴,安贫乐道,平时,他闭门著书,“所居一室,萧然无长物”。

  宋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初四晨,契嵩禅师召集众僧,吟诵一偈:

后夜月初明,吾今独自行;

不以大梅老,贫随鼷鼠声。

  言毕,在法座上盘腿而坐,闭目入禅定。僧众四周护持,到午夜时分,涅槃示寂,安然坐化西去。世寿六十六岁,僧腊五十三。

  六月初八,僧众将契嵩的遗体进行火化。火化后惊奇发现,其顶、耳、舌、童贞等并没有被烧坏,顶骨还结出许多舍利子,那舍利子红白相间,晶莹明洁。并且契嵩常持的木数珠亦火烧不坏,僧徒再以焚火重炼,愈炼愈坚。

  七月初四日,僧徒才将烧不坏的遗物合在一起,用佛礼盒敬藏,建塔在契嵩故居灵隐寺永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