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两车 日期:2021-01-20 10:34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神志清清湛湛,一片光明,照彻灵台。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境地。他仍在思索,思索世界一切真实的意义,他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他要知道过去的因,也要知道将来的果。
在他自在禅定的境界中,他将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来了个回光返照,彻悟心源,正像那寒潭之水,寂静无波;又像那皓月当空,清光皎洁。他终于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禅悟境界里,把心中的粗尘细垢,妄想执着,消灭得一干二净。他即将步入彻悟的境界。一个光明朗照的世界因之而在他面前展开。悉达多就这样沉入于禅定之中。
初夜时分,悉达多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他生在什么地方,有过什么名字,做过什么事情,善善恶恶,是是非非,了然于心。千百万年生死轮回的经历在他的眼前一一展现,他知道了人生的果报一切都从善恶的因中诞生,父母眷属、贫富贵贱、寿命长短,以及姓名字号,所有一切都在这个因果链中生成、结果。
可是,被现实所迷惑的人,却不知道别人都曾做过我们的眷属,终日被名利爱欲所囚,一点都不顾念他人。太子在这一切冤亲平等的真理上生起大悲心,不觉泪流如注。
太子此刻对一切森罗万象,心理上已渐渐地明白,对一切事理已有正确的了解。他更感到 “生”和“死”本来是不二的,没有执着的必要,太子的心、生命,此刻已和宇宙相融了。
东北印度 7世纪 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太子观地狱里种种酷刑,拷治众生;观畜生种种遭遇,随它们种种行为而受生各色不同的丑恶形象;观饿鬼居住在黑暗中,不曾见过一点日月的亮光,同类间也都互不相见,它们体型长大,腹如大山,咽颈细小如针孔,口中大火熊熊,长年累月为饥渴所煎迫。
观人类从中阴开始结胎,由父母爱欲和合,父精母血为人体的萌芽。人处在母胎中,由于生熟二脏熏炙身体,遭受如地狱般的痛苦。等到十月怀胎期满,就生下人身。初生之时,为外人所拥抱捧持,身受粗涩的苦痛,身体就像被刀剑所割一般。不久,又回到衰老,乃至死亡。轮转五道之中,永不能自我觉悟。
再观天道天子虽然身体非常清净,没有一丝尘垢,过着如此适意的生活,但他们还是常为欲火所煎熬而变得劳神焦虑:天人天福享尽之时,五种死相一一出现:一、头上的花便即枯萎;二、眼睛紧闭;三、身上的光芒顿时消失;四、腋下出汗如水;五、自然离开原来的座位。
他观六道,知道一切众生都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觉生起无比的大悲心。这六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天),终日经营着虚假不实的生活,到了命终的时候,随着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着种种不同的苦和乐的果报。
12-13世纪 西藏 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佛陀的觉悟是缘起的正法,仔细的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由这个主体展开,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人为什么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生又是从什么地方而起的呢?这是由于一切善恶行为的业的结果,这个生绝不是由什么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没有自体的。
这样说,生并不就是没有原因,这个生死的原因就是行为的“有”业,由于这个行为的有业所以生出“取”来,如火要有薪才会燃烧,取又从哪里生呢?是由“爱”而生,好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
爱又从哪里来的呢?这是由“受”而生的,好像感到苦痛就需要安乐,感到饥饿就需要饮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对一切就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受又是从哪里生的呢?这一切的受是从“触”而生,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乐,因为有触才知道的。
13世纪 尼泊尔 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触是从哪里生的呢?触是从众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像一个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触力。六入从哪里生的呢?是从“名色”而生,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茎是叶,茎叶是由芽逐渐而生长。名色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这是“识”,识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种子。不过,有的时候,识是从名色生的;也有的时候,名色是从识生的,好似人有时候在船上前进,有时拉着船前进,也有时船与人同时并进。识是从名色生出来的,名色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开的。
这中间有一种作用名叫“行”,这个行的根结何在?这就是所谓“无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
由无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展开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触,由感触而有受,有受而生爱,有爱而执取,有取而造业,由业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众生所以轮回流转的生生灭灭,都是这样。
太子从逆、顺次序观察十二种因缘,到第三夜分之时,就破灭了无明之境。
12世纪 柬埔寨 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光明之相出现之时,悉达多便获得了智慧之光,并且已经断绝烦恼之障,而成就了一切种智。定功现前,机缘成熟,就这样悉达多在这一年的腊月八日半夜时分,忽然一颗明星出现在天际,清清朗朗,照耀天庭,悉达多触景会心,刹那之间豁然大悟,这时本觉理与始觉智合为一觉,如如理与如如智理智不二。
佛陀证得这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二十一日,圆融无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即说于此时。佛陀慎重其事地反复吟咏着他所觉悟的真理,其中就有那句震古烁今的话: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
17世纪汉藏风格 释迦牟尼佛降魔成道像
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想起救度众生的大事因缘,他想起这个问题,心中不觉为了怜悯众生而难过起来,佛陀心下想道:“现在我已遂了久远劫以来的宿愿,成就无上的佛陀大法。但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相违的!若用这究竟第一义的正道去向他们解说,必定遭到他们的毁谤和讥嘲。他们对无上至尊的佛陀,对清净究竟的真理,若毁谤讥嘲,于我虽没有关系,但他们将来必定因此恶口之业而堕入恶道,遭受很大的不幸!不如我还是涅槃免得众生的毁谤而造罪吧!”
佛陀从悲悯众生的心中,虽然流露出真挚恳切的关怀,但世界上若没有佛陀正觉的真理之光照耀,这个世界将永远地黑暗下去。希望求解脱的人类,失去佛陀的法雨甘露,将永远摸索不到自由解脱的门路。
正在这个时候,天空忽然现出一群天神,向佛陀敬礼道:“至尊至贵的佛陀!我们是一群天神,我们在这里向您致最恭敬虔诚的礼拜,我们是来祝贺您获得正觉的解脱。您在这个世间上,能走上不生不灭的境界,实在是这个世间上所有众生的幸福与光荣。您像一盏慧灯,黑暗的世间需要您的光明。您应该依照您的本怀,宣说正法,让苦海众生早日回头,登上觉岸!”
佛陀听了天上善神至诚劝请的言辞,心中非常欢喜,即刻离开伽耶山菩提树下金刚座,怀着一颗救济众生的大悲心,向迦尸城的方向走去,开启了四十九年波澜壮阔的弘法历程……
3世纪 犍陀罗 佛陀鹿野苑初转法轮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