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印光大师:晒经得读净土文,发愿念佛往西方

编辑:两车 日期:2021-07-29 14:05



佛经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世尊无量劫来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因此历代祖师大德们对经书无不至极恭敬,把经典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寺院每年农历六月都会将经书从柜中取出,逐页翻开并用软刷拂去灰尘,重新装匣放回,“晒经节”因之又被称作“翻经节”。

过去有一大寺,藏有龙藏经典,有一年正在曝晒藏经时,忽有一牛闯进佛门,用牛鼻子向曝晒中的藏经嗅闻。被僧人发觉,恐其弄坏藏经,急命其主人牵走,牛虽挣扎,欲继续嗅闻,不想离去,无奈鼻子被人牵着,不得不离开。



不久牛死,转世为人,聪明异常,十七岁中举人,二十岁中状元,皇上封为道台大人。走马上任时,途经前生闻经的佛寺,似曾相识,心中奇怪,下马入内观看。忽闻众僧诵经,竟能随之朗诵,一字不差,念至一半,忽然无法跟上,心生怀疑,请教僧人。

老和尚说:此是因果问题,如实道来,恐道台大人生气。后因道台大人几经追问,并声明不生气,老和尚始将牛因闻经功德转生为人之事道出。并劝道台大人,珍惜人身,护持佛法。道台大人,由于闻经善根,毅然弃官出家为僧。

由此证明,无论人畜,无论眼见耳闻,甚至鼻嗅,但得与佛法接触,皆有功德;若能从闻思修,终必证得无上智慧。另一则与晒经相关的故事,便与近代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相关。



1881年夏,印光大师在终南山出家后,为免哥哥找来,将自己带回,便承剃度恩师之命,去安徽徽州小南海参学。大师背着简单的行李,由终南山南五台出发,南出秦岭,经过关中兴安府(今陕西省安康市),走了一个多月,跋涉一千多华里,登山涉水,只影孤征,备历艰辛而毫无退志。

在此期间,印光大师初次体验了“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行脚生活。遇寺挂单过夜,无寺则住最便宜的小店,错过宿头,还不得不露宿。经过陕西湖北交界的关垭子楚长城,就进入了湖北郧阳府所属的竹溪县地界。两省交界处的湖北一侧有一座莲花寺。



山门两侧的对联是:“祇树园林,慧日照临慈荫远;莲花寺中,清风吹拂妙香多。”看来是一个清净处所。大师走进寺里,到客堂向知客师打听去安徽徽州小南海的路程。

知客师父告诉印光大师,小南海在安徽徽州歙县(今安徽黄山市歙县)境内新安江江心的岑山上,路程还非常远。大师考虑到行脚至今,盘缠已经花完,身心比较疲惫,就请求在莲花寺挂单暂住。

但印光大师此时还没有受具足戒,要想挂单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大师讨了一个最辛苦的行单(行单就是专门负责基层劳作事务的出家人,如饭头、水头、菜头、粥头、门头、净头、园头、鼓头、茶头等,这些行单不需要序职即可担任),一身兼任柴头和水头,负责打煤炭,烧全寺四十多人要用的开水,日夜不断保证开水供应。大师自己把水挑回来,烧完的煤渣也自己挑出去倒掉。



由于印光大师自幼多病,二十出头的年纪,身体尚显单薄,这样大强度的劳动可以说非常辛苦。但大师并无怨言,知道以尚未受戒的身份,能让挂单住下来,已算是慈悲了。大师一边劳作,一边心中不忘持佛名号。由于坚定的信念和三宝的加持,虽然又苦又累,但能够支撑下来,在持佛名号的时候,大大减轻了苦累的感受。

六月初六是寺院的晒经日,从这天起,寺里一连几天晒经。寺里知道大师是读书人出身,也让大师来帮忙整理经书。经书有的十分完好,有的已经破损。大师看到一本残缺不全的书名为《龙舒净土文》,眼睛一亮。



这部《龙舒净土文》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残破不全,语言虽然浅显,但意义完整:讲劝人念佛的道理入情入理,帮助人们断疑起信;讲修行方法,分门别类,缕析条陈。大师感叹:这真是一本接引初机念佛的奇书啊。

印光大师早在学习朝暮课诵时,就被里面的《佛说阿弥陀经》和《怡山发愿文》所打动,十分羡慕净土缘胜。如今更是在这部《龙舒净土文》的启发下,立下了坚固的誓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晒经时与净土文的相遇,不仅为大师自己的修持找到了毕生修持的法门,更为他后来出世为人,弘化天下确立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