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壬寅虎年已经到来。又是一年新春胜景,我们都知道,春的定义是“生机勃勃,万象更新”,一年四季的光景,要数春是最好的了,因此大家常藉新春景物以表祝福,比如书信中就时常见到“福祉与春光并茂,德业共岁序俱新”这样的句子。今年“灵隐寺”公众号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新春福慧”栏目,就以“新春”二字作为主题,会通佛法来同各位谈谈吧!
大地一遇到春的光显,万象就要生出色彩。所谓千花竞秀,百鸟和鸣,山光水色格外明媚,柳绿桃红互争灿熳,处处流露着春的颜色,物物显示着春的娇艳,且都点缀着春的景色,充满着春的气象。
风光随处好,景色一时新。人们一逢到新春,都能不惜一切,随各人的心志与方法,尽量地去欣赏春光。其实,新春就如佛法,春风惠被万物,正如佛法普济众生。何以这样说呢?
一切草木得到春风的化育便会展开它们的生机——抽根、茁苗、生枝、发叶。正如人们得到了佛法的涵养,能够增长善根,滋润道苗,开般若花,结菩提果。
万物未逢春以前,是毫无生气地度着枯燥无聊的日子,一旦春光降临,则勃然畅达起来。正如人们未获到佛法以前,是在烦恼迷梦中过日子,一旦获到佛法真理的启示,忽然觉悟起来,逐渐走向解脱、安乐,得到安身立命的境界。
大地得到春光的点缀,万象一新,即时成为一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人们得着佛法的熏陶,远离颠倒梦想,心地豁然清净,如能依照佛法真实行持,必可将这缺陷苦恼的人间变为庄严美满的极乐世界。
再比如,春是富有改革性的,它的到来便能使万类维新起来;正如佛法能改革人们和社会的一切不良习气,使得每个人的身心净化起来,更将世界净化起来。
春的性情是好生恶杀的,一切草木一遇到它,便生气勃勃,欣欣向荣;正如佛教的慈悲宗旨,要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春的姿态是温柔美丽的,因此人们都喜欢接近它。正如佛教的教理,真实、善良、美好,能令一般人士乐于接受。
春的行动是非常大方包容的,无论有情界的人类,还是无情界的草木,都很欢迎它的降临;正如佛教的教义极为圆满,所以能够三根普被,万汇齐收。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修。通彻上下,这是最可贵的。”
春的心理是平等的,不分名花贱草都是一律受惠的,不择皇都陋巷莫不一律光顾;正如佛教不论贫富,人人皆可学佛,人人皆可作佛,乃至慈悲到一切蠢动含灵。
以上讲了这么多,其重点就在于向大家证明:佛法就像新春一样美好,或者更确切地说,佛法比新春还要美好。
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人们未遇到佛法以前的生活,好像一切万物未遇到春以前的境界一样。我们业障深重,轮转于此五浊恶世,今生能够学佛,总算难得。我们既然与佛有缘,幸勿错过机会,应当勇猛精进,实地真修,以期获到佛法的大受用处——解脱安乐,究竟成佛。如此才算为真正学佛,这才不辜负佛陀,同时也不辜负自己人生。否则不如无生命的万物了,这是多么惭愧和可惜呢!
唐朝诗人韩愈有首诗作: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木也知道东君不久便要消逝的,所以奋发精神而拼命地去争取最后的春光,争奇斗艳。只有杨花和榆荚却毫无才思,只知道像雪一般地在广漫的天空飞舞着。我们生于世间,倘若毫无树立而混过一生,岂不正与杨花榆荚一样吗?
对学佛之人来说,既有缘遇到佛法,如果不知道珍惜难得之人身,好乐难遇之佛法,勇猛精进,求取道果,那与杨花榆荚还有什么差别呢?人为万物之灵,我们总不能连无情的草木也不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