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飞来峰岩壁造像起自唐代,以后历代都有凿镌。宋代留下的造像也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组。一组镌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其中心人物是端坐在莲花座上的卢舍那佛,左边骑在狮身上的则是文殊菩萨,右边骑在大象背上的是普贤,像中分列左右的还有天王和供养菩萨。
另一组就是名闻遐迩,为游人所熟悉的弥勒佛造像。
这尊弥勒佛像镌造在飞来峰沿溪涧一侧的石壁上,正好遥对着通往灵隐的路上,像一位好客的僧人,张开笑口迎接着前来灵隐胜境观览膜拜的游客和信徒。这尊弥勒佛像,紧紧抓住弥勒佛大度宽容、笑口常开的特征,在"笑"字上下了一番大功夫。弥勒袒胸露腹,张嘴哈哈大笑,眉毛漾开而眼睛几乎笑成两个月牙形,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佛学中的弥勒,梵文作Maitreya,意为"慈氏",是大乘菩萨之一。佛经说他住在兜率天,下生此世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弥勒佛以大度雅量,救人于苦难,普渡众生为人们喜爱,因此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隋唐以后,中国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多次以"弥勒降生"为号召,聚集起来举行起义。但这位以慈善为本,救人于苦难的菩萨,在其它地方的形象并非完全和飞来峰石壁上的造像一样。
我们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石壁上的弥勒与佛龛中的弥勒,虽然同样都是袒胸露腹,张口大笑,但后者一般都是脸朝山门端然而坐,前者却不是端坐,而是随意地斜靠着石壁,右手搭着的地方则是一只大大的布袋。
飞来峰弥勒佛造像的这个特征,并非由宋代工匠凭空想象捏造,而是从真实的历史人物中衍化出来的。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五代朱梁时浙江奉化县岳林寺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号长汀子。据说他不像一般寺僧那样习惯于闭门思过,安宁沉静,而是经常敞着胸,腆着个大肚子云游四方,到处化缘。他有一根木杖,用木杖叉着个大布袋扛在肩上,云游时全部生活用具就都塞在这个口袋里,因而得了个"布袋和尚"的雅号。
布袋和尚可谓深通佛义,所以生活非常自由不羁,无拘无束。心不存忧虑,走到哪里就捡个地方躺下来休息。碰到天要下雨时候,他就套上湿草鞋,在路上快步疾走。太阳当头高照时,他就拖着一双高跟木屐,晒着太阳,竖起膝盖迷迷糊糊地打瞌睡。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在岳林寺东廊的一块石头上,布袋和尚圆寂了,人却坐得端端正正。
布袋和尚随遇而安,心地坦诚,无牵无挂,这对于生活非常艰苦,又要为社会动荡提心吊胆的凡间百姓而言,无疑具有令人羡慕的吸引力,在战乱不休的五代时期来说更是如此。布袋和尚又敞胸露肚,长相富态而与世无争,使人觉得和善可亲。据说布袋和尚有一次在大雪中卧地而眠,身上居然没有积一片雪花。自此,人们对他甚觉奇异。他又有偈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弥勒再世。他圆寂后,很多寺院都塑有他的佛像。当时通行的布袋和尚塑像是这样的:布袋和尚端坐着,手按在膝盖上,敞开胸怀,露出大肚子,咧开嘴哈哈大笑。
布袋和尚的影响很大,我国古代著名言情小说《金瓶梅》就有一首诗描写他的云游,诗的前两句写:"布袋和尚到明州,策杖芒鞋化处游。"对他的形象做了高度概括。岳飞的孙子岳珂,则曾经为布袋和尚的遗像题过赞语,道:"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这个赞语把布袋和尚的风采可谓描摹尽致,连他的精神特征也概括了出来。
任何时代关于神像的塑造,都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由于布袋和尚声名播扬,其形容又与人们心目中的弥勒佛有相通之处,人们又认为布袋和尚乃是弥勒佛降临人世,因此宋以后的弥勒佛像都融入了布袋和尚的形象。从佛学和佛像镌造发展角度来看,宋朝以后的弥勒佛像实际上都受到布袋和尚形象的影响。我们今天在佛寺中看到的弥勒佛坐像,其姿态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弥勒佛像几乎一致。
但比较起来,飞来峰石壁的弥勒佛造像,则更接近布袋和尚的原型。他的斜靠坐姿,手按布袋等特征,突出地显现了布袋和尚原型的特征。宋代的工匠们或许深受杭州习俗的影响,不自觉地把布袋和尚的形神风采揉进了这座弥勒佛造像的全过程。但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影响和世俗化倾向,反而使弥勒佛造像变得更加慈爱,讨人喜欢。到灵隐来的游客或许对大殿里的佛像还有敬畏之感,而在这尊弥勒佛造像前不但没有畏惧之感,反而觉得亲近可爱,所以在这里拍照留念的游客也就特别多。在游客的心目中,这尊弥勒佛造像早已被视为灵隐的重要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