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灯|学佛与尽孝冲突吗?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8-27 09:10


在世人眼中,佛教似乎是不注重孝道的,出家人辞亲割爱便是断绝了与家庭的联系,逃避了对父母的奉养。可事实上,佛教是非常重视孝道的宗教,甚至有专门的用于倡导孝亲的节日——盂兰盆节,相比于儒家所倡导的孝道,佛教的孝行表现更为多样,意义更为深远。


在儒家眼中,孝是道德的根本,也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如《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顺双亲在儒家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否则枉为世人。而行孝的目的便是报答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养志,二是养口,二者均侧重在“养”上。其中养口便是衣食住行上的奉养,养志是对父母随时报以温和的态度,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愉悦。而在养志与养口尤需以“礼”贯穿,以礼侍奉父母,以礼祭祀祖先,立身慎行,不辱先人。可见,世俗眼中的孝重在奉养饮食、侍奉汤药、延续家族、祭祀祖先,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些,便足以报答父母的恩德了,可这样的孝道在佛教里则是稍显单薄的。

佛法说“人身难得”,我们通过往昔业因的积累,同时藉由与父母的深厚因缘才得此人身,这是不应忘怀的。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了哺育子女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反哺父母也是报恩的应有之义。详细来说,父母对我们有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过干救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等十种恩情,皆是无以为报的。世尊就曾对弟子们说过,如果有人为了父母的平安长寿,用自己的身体燃灯供养,纵然经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因此,孝顺父母不仅是传统美德,也是佛教报恩思想的应有之义,“上报四重恩”中便有父母之恩。


那父母的恩情该如何报答呢?衣食奉养无缺这些世间对孝道的要求自然是报恩的体现,而佛教孝行的内涵则相对更加深刻,要求孝子身心力行,念父母恩发菩提心。这里既然包括为父母忏悔罪业、广行布施,也包括奉劝父母信奉三宝、求生净土,乃至出家修行,都是在尽孝。

世人对于出家颇多误解,认为这有悖于父母“养儿防老”的初衷,便将之指责为不孝,这是不了解佛法的缘故。应当说明的是,世俗之孝和佛门之孝既有其相通之处,也有不同,这主要还是因为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和世间存在着本质差异。世俗的孝道只讲现世,充其量也不过是父母去世后的追思祭奠,而基于因果轮回的世界观建立的佛教孝行却是三世不断的。和颜悦色地奉养衣食虽是尽孝,或许能解决这一世的生活问题,可父母的烦恼缠绕并没有断除,业障系缚也没有解脱,此生终了之后,终究不离升沉六道、汩没四生的惨痛轮回。


学习佛法,乃至出家修道,便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通过戒定慧的精进修持,让自己和包括父母在内的更多众生收获佛法的利益,进而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这种孝行的意义毫无疑问是更加深远的。例如学生为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外出求学,势必要暂离双亲,可这种暂时的分别却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更优厚的薪水来供养父母。从表面看来,辞别父母外出是不孝的,但是从长远看来,暂时的离别正是为了追求长久的和睦与欢聚,实是大孝。发心出家亦然,正是为父母计虑深远的表现,是为了让父母乃至一切众生了生脱死、长享安乐的大计,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因此,轻易将出家指责为不孝实在大不应该,恰恰相反,学习佛法进而劝导父母修行,正是对孝道更加深刻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