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编辑:两车 日期:2023-10-12 09:11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水陆斋”“水陆会”等,是汉传佛教为了超度水陆一切亡灵而举办的隆重法事。中国水陆法会起始于南北朝,历经隋唐五代的曲折发展,在宋代时形成一定规模,元明时期达到鼎盛。


 魏晋南北朝 


约在梁天监四年(505,也有说法是在天监七年,即508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于镇江金山寺中,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举行。

据记载,梁武帝曾夜梦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对梁武帝说:“六道众生,受苦无量,何不做水陆普及群灵?诸功德中最为第一。”梁武帝即与宝志禅师一起以《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制成水陆仪文。并在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中,举行了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但那时不叫水陆法会,而叫“无遮大会”“平等法会”等。



 隋唐五代 


隋朝的隋文帝和隋炀帝都崇信佛教,修建了许多寺院。之后随着隋唐之际的战乱,水陆法会逐步衰落,没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盛,关于水陆法会的记载也比较少。唐朝时,佛教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中晚唐时,密宗兴盛。无遮大会(水陆法会)与密宗仪轨相结合,再度兴起。晚唐时,水陆画产生。


 宋代 


水陆法会自宋朝开始稳定并广泛发展,开始出现北水陆、南水陆、眉山水陆等版本与形式,并在宋以后很快普及全国,成为战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或“天地冥阳无遮均利道场”。

宋代的水陆法会特色有四:一是时间长(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二是规模大,三是法事全,四是艺术性强。主题也演变为三个方面:一是追念先祖,二是将功德回施施主,三是普度众生。

根据文献记载,水陆仪轨的编撰比较早的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杨锷将唐代的《冥道无遮大斋》和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相结合,撰《水陆仪》三卷,盛行于川蜀地区。对水陆法会的流行、发展起了不少的推动作用。



元明时代


元代和明代对水陆法会都极为重视。元代延祐三年(1316)和至治二年(1322)都有修设大型水陆法会的记载。元代,英宗至治三年(1323)“敕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五台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其中镇江金山寺修设的水陆法会,参加僧众高达一千五百人,元叟行端禅师就有“朝廷金山做水陆升座”的法语。

明代伊始,因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特别出身,他登基后便以朝廷之力极力宏扬佛法,在朝廷大力扶持下,水陆法会不仅规模空前,而且相关的仪轨也予以定型。

据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1372),在南京蒋山先后多次修设水陆法会。楚石梵琦、季潭宗泐、来复见心、东溟慧日、梦堂昙噩等大德均曾应邀赴会说法。洪武五年正月所修法会规模最大,太祖曾命宗泐禅师作八曲《赞佛乐章》,君臣共赴法会礼佛。

明代在江、浙之间有“北水陆”与“南水陆”之分,四明所行的南宋志磐续成的《水陆新仪》为“南水陆”,而镇江金山寺的水陆旧仪被称为“北水陆”。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弃“北”从“南”,将《水陆新仪》稍加修改后,撰成《水陆修斋仪轨》六卷,风行于世。


 清代以后 


清代道光年间,仪润法师依莲池之意,修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咫观法师更继莲池大师《水陆仪轨》增补论述,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略称《鹳园水陆通论》)和《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十卷。

水陆法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首开,其后经历隋唐五代的曲折发展,在宋朝时才形成规模并开始广泛传播,至元明达到鼎盛,清代至民国主要以修撰《水陆仪轨会本》为主。水陆法会以其超度的功能,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至今已经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