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glish
日本语
한국어
Deutsch
ภาษาไทย
العربية
社交平台
灵隐寺微信
灵隐寺微博
首页
新闻法讯
灵隐动态
佛教资讯
大事报道
走进灵隐
灵隐简介
古寺春秋
灵隐寺志
方丈开示
方丈行迹
佛事介绍
寺院导览
寺院巡礼
佛化生活
人文艺术
云林茶会
禅修天地
云林素食
护生放生
云林微视
专题报道
云林志工
志工动态
志工报名
志工学习
国法教规
社交平台
灵隐寺微信
灵隐寺微博
首页
新闻法讯
灵隐动态
佛教资讯
大事报道
寺院公告
走进灵隐
灵隐简介
古寺春秋
灵隐寺志
法门龙象
方丈开示
方丈行迹
佛事介绍
寺院导览
寺院巡礼
佛化生活
人文艺术
云林茶会
禅修天地
云林慈善
云林素食
护生放生
云林微视
专题报道
云林志工
志工动态
志工报名
志工学习
国法教规
佛化生活
人文艺术
二十四节气|秋分——故园应露白 凉夜又秋分
编辑:两车 日期:2024-09-21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明日便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九十天的中间
不仅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
也
将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昼夜均分
这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了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草木染黄,雁字横秋
更有一树树的黄叶随风摇曳
给这个开阔的清秋增添了许多的诗意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宋·谢逸《点绛唇》
秋分三候
一候
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二候
蛰虫坯户
天气渐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
水始涸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
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山堂气相合,旦暮日秋阴。
松门韵虚籁,静若鸣瑶琴。
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
按部既优游,此时振衣襟。
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
飘飖白猿声,答我雅正吟。
经台复丹井,扪萝尝遍临。
鹤盖青霞映,玉趾苍苔侵。
温颜照乔木,真性讶幽禽。
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何深。
洒翰嶙峋壁,近驾栴檀林。
回瞻窣堵峰,天半千万寻。
——宋·林逋《灵隐寺》
秋风四起,秋凉加重,秋水始涸
迷人秋色的浓度逐日递增
半绿半黄的叶子,半遮半掩着果
色泽从开始的青慢慢变化,渐成层林尽染之势
闻果香,观残荷,踏秋林,赏明月
缤纷秋日也是回首沉吟的好时机
秋分恰如人到中年,心中似有万千滋味
少年的无知,青年的青涩,中年的困惑
那些擦肩而去的流年和沉甸甸的回忆
也如一树红叶,虽绚烂而妖娆,也终会凋零
倘若沉迷良辰美景,汩没五欲六尘
更兼忘失归途,岂不求出无期
正如真净克文禅师颂云
剃发因惊雪满刀,方知岁月不相饶
逃生脱死勤成佛,莫待明朝与后朝
新闻法讯
灵隐动态
佛教资讯
寺院公告
大事报道
走进灵隐
灵隐简介
古寺春秋
灵隐寺志
法门龙象
方丈开示
方丈行迹
佛事介绍
寺院导览
寺院巡礼
佛化生活
人文艺术
云林茶会
禅修天地
云林慈善
云林素食
护生放生
云林文化
云林微视
专题报道
云林志工
志工动态
志工报名
志工学习
国法教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