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和合”的佛教精神践行和谐价值观

编辑:慧容 日期:2018-06-09 20:06

杭州市佛教协会  刘兴恩

  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新旧对比,我们发现其中呈现出了很多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论述和新政策,其中首次增加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表述。对于一直行走在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佛教而言,这个表述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种种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制订了目标和规范,可谓是新时代中国佛教全面发展的"廿四真言"。我这里仅从"和谐"方面谈一谈当代佛教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欣赏清代的杨柳青年画《双拜花堂》,会发现花堂中挂有和合二仙的神像,寓意夫妻之间要和谐合好,这两位仙人的原型即唐代僧人寒山与拾得,这是中国佛教从历史上就倡导"和诸"价值观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对于当代中国佛教来说,践行"和谐"价值观,应努力发掘和弘扬佛教教义中的"六和合"思想,促进僧团的和谐,乃乃至推广到宗教和谐、民族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世界和平。

  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它要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中国在二战后率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至今仍被视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定律。而在佛教里,"破和合僧"被认定为"五逆罪",其果报是永堕无间地狱,可见佛教也一直把和谐奉为维护僧团团结、促进佛教发展的圭臬。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和谐呢?我们从影视中看到,弱者求饶时常会要求对方"大发慈悲"。"慈悲",就是获得和谐的唯一法宝。当今世界灾祸祸频仍,战乱不断,无非都是缺少了这两个字,最终导致宗教的不和谐,民族的不和谐,社会的不和谐,世界的不和平。如果拥有一颗慈悲之心,必然会发愿为他人解除痛苦,带去欢乐。就佛教内部而言,僧人之间、僧团之间和宗派之间,必然能打破一切门户之见和自私自利之心,彼此相互谦让和包容,达到完美和谐。只有这样,佛教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世界才有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一个没有慈悲心、充满功利和欲望的社会,只会生出无穷的贪欲,引发争斗乃至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最终受害的不光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还有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有一颗慈悲之心是前提,然后还需要从六个具体的方面去身体力行,佛教称之为"六和合"。

  一、身和同住。即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上慈下孝,谦恭有礼,尊老爱幼,和谐相处。

  弟子对师父,晚辈对长辈,应该尊敬爱戴,古语云"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帚来自己做;有好吃的,先拿给父母长辈吃;见到长辈上级,主动打招呼问好:公交车上,主动为年老的人让座……,如此种种。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过来,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也应该慈颜爱护。年轻人阅历较浅,难免有过失,应以关心提醒、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因为年轻人虽易犯错,然而有热情有闯劲儿,这也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

  二、口和无诤。就是要在生活中多说好言好语,避免恶语相向,不起争执,和谐共处。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最先不就是因为一句话而引起的吗?要多称赞人家的嘉言懿行,不恶语伤人。比如教小孩打乒乓时,如果老说"你怎么这么笨""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等等,他会用"太难了,我不学了"怼回来。但是,如果他能接两个球,你说"哇,刚开始你就能接两个球了,不错不错",如果他能接六个,你说"哇,你真厉害,第一次接了六个球了",他就会越来越欢喜,越来越有信心。这个小例子中的方法,在我们成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另外,别人有了过失,我们要和颜悦色地进行劝导,不盛气凌人。理直并不一定非要气壮,那只会让人觉得你是在炫耀,是在证明我有多么英明。更不能"自赞毁他",那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不与人争,这社会必定会增添许多祥和。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对不正之风的视而不见以及对任何事都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和事佬的态度,而是要求我们注意说话做事的方法,以悉心开导、和气商量为主,养成对事不对人的客观公正的办事作风。

  三、意和同悦。即是要做到谦虚和睦,不固执己见,在团队的内部保持意见的基本统一。

  就佛教来说,上下的意见不和,所以清众与班首闹,执事与和尚闹;学教的意见不和,所以此派与彼派闹,此宗与被宗闹。因此生出许多是非,危及佛教的自身发展。就我们的国家社会而言,不但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我们坚持民主议事,但也坚持集中统一,这就是要实现意和。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统一于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旗之下。谁要是破坏这个和谐统一,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答应!相反,无条件的民主,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办事效率极其低下。事实上,即便是在标榜自由民主的美国,也没有完全的民主,美国总统就拥有对外发动核战争的唯一决定权,虽然美国国会誓言要夺去总统的一半核按钮,但此后再无下文。

  四、戒和同行。即是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高度法治。

  成是戒律,即是国家所制订的各种法律法规。释迦牟尼的最后遗训是"以戒为师",佛教也拥有非常完备的戒律体系,如规范比丘僧的250戒(比丘尼为348戒),规范沙弥的10戒,针对在家信众的五戒、十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等等。佛教徒要在戒律的范围内进行修行,以期共证大道、成佛做祖。国家则有宪法、刑法、民法、地方性法律法规等等,全体社会主义公民(毫无疑问也包括宗教徒)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从事生产生活与社会活动,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进。建设法制国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既以法治治国,也重视以德治国,是党对马克思治国理论的继承与伟大创新,也是创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五、见和同解。即是要抛却倒见、妄见和邪见,统一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思想上来。

  于佛教言,见和是要与佛陀的教言保持一致。于当代中国而言,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同的见解,发扬一个共同的精神,担负起一个共同的使命,这个共同的使命就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这个梦有它的独特之处,概括起来无非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要让我们的社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要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素质都提高了,那么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就不仅仅是梦,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明天。

  六、利和同均。既是要在利益的分配上做到平等公正,利益均沾。

  历史上农民起义,无不是奔着"均贫富"的目标而去,但你方唱罢我登场,并没有人能彻底解决这个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利和同均,并非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佛教讲众生平等,也不是现世的绝对平等,因为六道轮回都是各人的因果。所谓平等,是指最终都能成佛,在这一点上众生都是平等的。

  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实行的是"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需要由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通过税收、保险、慈善、医疗等多种再分配手段,调节社会上不同阶层的收入,最大限度实现利和同均,造就一个平等公正的和谐社会。

  佛教的"六和合"思想,是我们佛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和谐"理念的一个标杆,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谐"之因,戒和同行、利和同均、见和同解,是"和谐"之果,因果相续,共同构建起了完美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厦。

  希望我们每个佛教徒乃至每个社会主义公民都能以"六和合"的思想来理解并实践"和谐"理念,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