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和尚是个真问题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3-07-09 20:05

假僧开房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大多在3040岁之间,以男子居多。他们剃光头,身穿佛教僧衣,长褂或短褂,颜色有黄色、棕色、灰色不等。手中有的手持功德簿,以修建寺庙,布施香油,种福田、积功德等名义向路人索捐钱财;也有手执佛菩萨图像小卡片、佛珠、吉祥物,以赐福消灾,与人结缘为名,向行人讨捐钱财。给得少,还给人臭脸看。这群人便是网络上所流传的假僧人,不止这些,有的人甚至以"假冒僧人"为产业,谋取不当利益。佛教作为在世人眼中的宗教信仰,这种做法不仅毁坏了佛教的基本形象,也损害到了市民的利益。

    然而,这种破坏佛教形象的活动为什么频频发生,在2013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提交了《关于解决佛教寺院的法人地位的提案》,他表示,因为没有设立法人,佛教寺院迄今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而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办法,佛教寺院已具备了设立法人的所需条件,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解决,健全法治。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心澄法师在2013两会上说到,现在有一些假冒的僧人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这严重影响了佛教信众的形象。其实那些在外面走街串巷卖佛珠的,还有化缘的绝大部分都是假冒的僧人。因此他建议在保护好"真"的同时,打击那些"假"的,以恢复佛教在信众心中的形象。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市极乐寺方丈静波法师对于假和尚泛滥的原因,他认为,这些人主要是抓住人们佛教知识匮乏,利用了公众的好奇、恐惧、寻找寄托心理。真和尚在表面上有四大特征,分别是独身、住在寺院里、吃素、穿僧装,真正的和尚主要活动在寺庙,不会出去化缘,更不会去给人看病、看相。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碧山寺方丈妙江法师正用平板电脑写下他对佛寺旅游开发的观点。他说:"在各种利益驱动下,佛教、道教千年古刹也难被放过,反而被大做文章。那里是老百姓的精神净土。然而,一些黑导游和假僧人使得老百姓还没进寺庙,就已满腹怨气。"

    假僧侣行骗痛在谁的心上?

    这样的行骗手段并不高明,但却屡试不爽,个中意味发人深省。假僧侣行骗现象增多,至少有以下三重疼痛:

    其一是宗教之痛。佛教历史源远,其底蕴之丰厚、内涵之深奥、学问之广袤,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但其最基本的理念与宗旨,乃在于戒贪、戒欲、劝人为善。假僧侣行骗之举,如果拿佛教的理论来衡量,其何止犯戒,简直就是对佛学和佛祖的污辱。以占有金钱的贪欲为驱动力,以打诓语为主的骗局,从头到尾,都是对佛学的违背,也从头到尾都是对佛教的伤害。

    其二是文化信仰之痛。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假僧侣,没有愿意上钩者,骗局也是不会形成的。但在一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现实生活里,我们谁又能真正守住心灵,不被一些鬼神之类的所谓信仰所迷惑?而纵观现实,我们又有什么可以真正去信仰的东西?

    其三是社会发展之痛。发现假僧侣,一般的做法是由救助管理站遣送其回原籍,很少有会过问这些行骗者之所以骗人的深层次的原因:比如生活困难、比如无法安居乐业。更别说有人会再深一层次地去想,如何才能让这些人安守本份、安居乐业?一味遣送了事,而遣送的结果是再出来,出来的结果还是行骗,然后再被遣送,形成恶性循环。

    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骗局百出不足为奇,假僧侣行骗不过是其中一种。也许于整体社会进步而言,这是微不足道的暇癖。但当这些暇癖生于社会之肌肤,甚至变质腐烂时,我们又怎能不予深思与重视?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