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冷泉亭记》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3-05-03

   灵隐,以它山水景物之幽美,山门禅寺之宏盛而吸引了历代到任杭州的地方官。不少官员不仅游览忘返,往往还建造纪念物来寄托自己的赞美留恋之情。
    唐代时,到任的杭州刺史比较通行建亭寓志。刺史相里造在灵隐山谷间建了虚白亭,以后相继建亭的有:刺史韩皋建候仙亭,刺史裴常棣建观凤亭,刺史卢元辅建见山亭。后来,右司郎中元藇出任杭州刺史,就建造了冷泉亭。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进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白居易在杭州多有德政,被杭州人世代传诵。杭州饮水,由唐刺史李泌凿六井后民称便利。白居易到任杭州时,李泌的六井由于年久失修,渐渐淤积。白居易发起给这六口,并重新疏浚,使百姓用水问题得以缓解。他又发动民工,沿今武林门至湖滨一带,在西湖边筑堤护湖,湖中因此得以蓄水,灌溉得益的田达上千顷。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杭州人把今断桥至西泠桥一段长堤称为白堤。   
   
    白居易在任期间对杭州、对西湖钟情倍至,以至他离任时不无遗憾地作诗叹道:  "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白居易对灵隐的兴味极为浓厚,认为:  "东南山水,余杭为最。就郡则灵隐寺为最,就寺则冷泉亭为最。"据他自己在诗中回忆,在杭期间,到灵隐、天竺两地游玩,达到"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的频率,差不多每过一个半月就要到灵隐、天竺游览一次,可见他对灵隐风物的热爱。
    身为刺史,白居易似乎也很想模仿前任各位刺史的作为,在灵隐留下一份纪念物。但他感到:前任五位刺史各建了一个纪念亭,已经为灵隐增添了无限风光,"五亭相望,如指之列,佳境殚矣,虽有敏心巧目,复何加焉?"有鉴于此,白居易决定不再建亭,而是动笔。为刺史元藇建的冷泉亭作一篇记,一者以志纪念,一者可记灵隐景物之美。
    当时飞来峰下面的溪涧很宽,水源充沛,据说可以通船。冷泉亭也不象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临涧而立,而是矗立在涧水之中。亭的占地面积也不大,"广不累丈"。它在四周涧水的簇拥之中,如凌波仙子,飘然独立。游人若来到亭子里,北面可与灵隐寺山门对视,南面可仰头瞻望飞来峰胜景,东面和春淙亭遥遥相望,西面则可以欣赏灵隐山谷间森森的绿林,真是一个占尽地形之胜的好去处。白居易认为灵隐寺最佳之处是冷泉亭,冷泉亭这么优越的地势位置恐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冷泉亭的佳妙之处并非仅此而已,想像一下:四周山顶树荫浓郁,亭亭如盖,一堵堵岩石似若屏风,涧水一直漫到亭子的右阶上,那情境的确教人心驰神往。在《冷泉亭记》中白居易写下了自已真切的体会: 每当春暖花开,山谷间草香扑鼻,林木繁盛,人居亭中吸收大自然赐与神灵之气,吐故纳新,血脉流畅,心境非常恬和。而到了盛夏酷暑之地,如果晚上登临此亭,则四周清水萦绕,波平如镜,晚风从山谷间徐徐吹来,清凉爽身,可以把酒给人带来的醉意驱除殆尽,使人心快意畅,精神振奋。坐在亭子里。可以脱了鞋袜坐在石阶上把脚伸入水中嬉耍;如有雅兴。不妨持一根钓竿,垂钓于其上,那粹冷柔滑的涧水,此时缓缓流动,真是妙不可言。在这样一个宛若仙境的地方,不管是世俗之入还是出家僧人,同样会洗净纤尘,忘却一切烦恼因缘。   
    为了表示对冷泉亭的眷恋之意,白居易不仅写了这篇文句优美的《冷泉亭记》,而且挥笔为之题下了"冷泉"二字。这后一个"亭"字,一直到两百年后,才由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补上。这又为灵隐和冷泉亭平添了一段佳话。
    白居易依恋冷泉亭,他对灵隐的山水草木也无不注以深情。在任杭州刺史期间,他不仅经常游览灵隐,而且还在这里住宿过夜,因此与灵隐寺僧众建立了浓厚的友情。两年后,白居身奉诏调离杭州,特意前往灵隐和天竺,与僧众辞别。双方依依不舍,难以分手,"僧徒多怅望,宾从亦徘徊"。白居易诗中所记就是当时依依惜别的真实情况。灵隐山水那样令人留恋。诗人无法掩饰自已的惆怅心情。又在诗中描述道:"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渐出松问路,犹飞马上杯。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可见诗人当时是怀着如何一种缱绻之情惜别灵隐的。
    唐朝五位刺史先后建成的五座亭子,现仅存屡经翻建的冷泉亭一座;白居易、苏东坡并题的"冷泉亭"匾额也已荡然无存。特别是唐以后,灵隐涧水流量越来越小,水位下降,涧水荡荡的风光已不复再现。明代万历年间,冷泉亭也移到岸上而依涧傍立,昔日妙处已无法再去重新体昧了。但白居易对灵隐的一片深情却令人难以忘怀,他的《冷泉亭记》虽已隔一千一百多年,却至今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