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悉达多太子为何执意出家(下)——深生厌离、夜半逾城

编辑:两车 日期:2025-03-07

由古印度马鸣菩萨创作的《佛所行赞》将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迹用长篇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叙述出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七世纪时巡游印度的中国高僧义净三藏曾用“五天南海无不讽诵”(意即全印度与东南亚沿海及岛屿皆甚流行)来表现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今日适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出家纪念日,悉达多贵为净饭王太子,却执意出家修道,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就让我们从《佛所行赞》中节录一段释尊逾城出家前的记述,以阅读诗歌的方式来了解他的心路历程。

父王知子心,决定不可转,

但当尽力留,何须复多言?

更增诸婇女,上妙五欲乐,

昼夜苦防卫,要不令出家。

国中诸群臣,来诣太子所,

广引诸礼律,劝令顺王命。

太子见父王,悲感泣流泪,

且还本宫中,端坐默思惟。

宫中诸婇女,亲近围绕侍,

伺候瞻颜色,瞩目不暂瞬。

犹若秋林鹿,端视彼猎师,

太子正容貌,犹若真金山。

伎女共瞻察,听教候音颜,

敬畏察其心,犹彼林中鹿。

渐已至日暮,太子处幽夜,

光明甚辉耀,如日照须弥。

坐于七宝座,熏以妙栴檀,

婇女众围绕,奏犍挞婆音,

如毘沙门子,众妙天乐声。

太子心所念,第一远离乐,

虽作众妙音,亦不在其怀。

时净居天子,知太子时至,

决定应出家,忽然化来下,

厌诸伎女众,悉皆令睡眠。

容仪不敛摄,委纵露丑形,

昏睡互低仰,乐器乱纵横。

傍倚或反侧,或复似投深,

缨络如曳锁,衣裳绞缚身。

抱琴而偃地,犹若受苦人,

黄绿衣流散,如摧迦尼华。

纵体倚壁眠,状若悬角弓,

或手攀窗牖,如似绞死尸。

频呻长欠呿,魇呼涕流涎,

蓬头露丑形,见若颠狂人。

华鬘垂覆面,或以面掩地,

或举身战掉,犹若独摇鸟。

委身更相枕,手足互相加,

或颦蹙皱眉,或合眼开口,

种种身散乱,狼籍犹横尸。

时太子端坐,观察诸婇女:

“先皆极端严,言笑心谄黠,

妖艳巧姿媚,而今悉丑秽。

女人性如是,云何可亲近?

沐浴假缘饰,诳惑男子心。

我今已觉了,决定出无疑。”

尔时净居天,来下为开门。

太子时徐起,出诸婇女间,

踟蹰于内阁,而告车匿言:

“吾今心渴仰,欲饮甘露泉,

被马速牵来,欲至不死乡。

自知心决定,坚固誓庄严,

婇女本端正,今悉见丑形。

门户先关闭,今已悉自开,

观此诸瑞相,第一义之筌。”

车匿内思惟,应奉太子教,

脱令父王知,复应深罪责。

诸天加神力,不觉牵马来,

平乘骏良马,众宝镂乘具。

高翠长髦尾,局背短毛耳,

鹿腹鹅王颈,额广圆瓠鼻,

龙咽臗臆方,具足驎骥相。

太子抚马颈,摩身而告言:

“父王常乘汝,临敌辄胜怨,

吾今欲相依,远涉甘露津。

战鬪多众旅,荣乐多伴游,

商人求珍宝,乐从者亦众。

遭苦良友难,求法必寡朋,

堪此二友者,终获于吉安。

吾今欲出游,为度苦众生,

汝今欲自利,兼济诸群萌,

宜当竭其力,长驱勿疲惓。”

劝已徐跨马,理辔倐晨征,

人状日殿流,马如白云浮。

束身不奋迅,屏气不喷鸣,

四神来捧足,潜密寂无声。

重门固关钥,天神令自开。

敬重无过父,爱深莫踰子,

内外诸眷属,恩爱亦缠绵。

遣情无遗念,飘然超出城,

清净莲花目,从淤泥中生。

顾瞻父王宫,而说告离篇,

不度生老死,永无游此缘。

一切诸天众,虚空龙鬼神,

随喜称善哉,唯此真谛言。

诸天龙神众,庆得难得心,

各以自力光,引导助其明。

人马心俱锐,奔逝若流星,

东方犹未晓,已进三由旬。


——节录自《佛所行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