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婆伽受梵德王的信任,权威一天大似一天,到后来,人民有的只知道有优婆伽,而不知道有梵德王。优婆伽并不就此满足,他竟想在梵德王睡午觉的时候,把他刺死,自立为王,当他有了这样企图的时候,有一天终于自己反省觉悟,深深的感到名位权欲的可怕,他把自己的恶念完全坦白的告诉梵德王,梵德王仍嘉许他的忠实,但优婆伽愿舍弃权柄,忏悔出家,他修行不久,就证得神通!
在这时,王宫中有位理发师,名叫恒伽波罗,听到梵德王赞叹优婆伽的出家,生起随喜的心,他也发愿出家,做了优婆伽的弟子,一心修道,终于同样的获得神通!
优婆伽和恒伽波罗,同样有了神通,同样都是圣者,所以当有一天梵德王到高山森林里供养优婆伽的时候,他顶礼以后,心想,对圣者不可以过去的出身来衡量,因此就以身作则的自己先向优婆伽顶礼,然后又叫跟随的数百大臣,也向恒伽波罗顶礼。
出身下贱的恒伽波罗,由于法的威力,能使国王向他跪拜。
“以上虽然是过去古佛时的往事,但法是永久不变的,在佛法里无论谁的出身怎样,这不是问题,开悟证果的人就应该受人尊敬,而证悟又是不分阶级的!”
佛陀说到这里,郑重的告诉大家:“当时的优婆伽,就是我身;理发师恒伽波罗,也就是现在的优波离!”
像这样简单的本生谭的故事,若是仔细的吟味,就知道他暗示的含义。为了权欲,生起杀害的心,当佛陀因中修行时也起过这种念头,首陀罗族的贱民优波离,现在开悟证果,成为教团的上首,受大家的恭敬,这并不是首次,在过去世,他就有这样的本因。
佛陀像这样的说法,才能让今人对优波离的疑念完全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