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饮食浅谈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3-06-24 22:04

灵隐寺法师斋罢洗钵

    佛教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宗教之一。佛教流传至今,遍布全球,影响巨大。目前,一部分宣扬圣教者重在玄谈而忽略了佛陀应化在世间上的精神与本怀,使得一些在家之士对佛教缺乏相应的理解。单就饮食方面而论,佛教中便有诸多讲究,佛经和戒律中要求相当严格,一些具体内容也不受世人所知。

    《增—阿含经》规定:"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堵塞,坐卧不安。若限分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梵网经》要求出家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说法严厉。

    僧众饮食有不少特殊之处。其中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一般要求僧人只在清早、日中前吃饭,午后不吃饭食,只喝清茶、果汁、糖水等。但现在各寺院因实际情况而定,也并非必定要求全部如此。佛教指出食也是五欲之一,过分强烈要求,也是一种贪婪和执着,易生"贪嗔痴"三毒。《摩诃止观辅行》主:"吃少,心智才能清明",道理很简单,少吃,不贪吃,心智才能清明,修行止观的工夫才能得利,福慧双生。佛教戒律中喻食为药,也是要求僧人要把饮食当作药物观想,这样在进食时就不会贪多贪吃;也有的资料认为,吃得越多,人越昏沉;饮食过量,不但伤肠胃,造成身体机能长期负荷过得和操劳过度,而且过多的成分留在体内,不利及进排除也会变成毒素,似脂肪或维生素ADEK等过多而无法排出体外时,就会引起血管硬化等病症。另外,佛教甚至还有相关的传说,指每一个凡人都有佛性,只是因种种因缘(包括"三毒"、"执着"、"放不下"、"还愿"、"因果轮回")又来到人世;成为凡人,又不肯放下,贪吃,终不能究竟。

    在佛经论中,认为肚子饿得难受,也是一种"病",以食物"充饥"方能疗之。不过,当初释迦牟尼佛陀还是悉达多太子时,在伽耶山上修苦行,每天只吃一点大象和猿猴供养的果品或一点豆类,或喝一点豆汁,甚至后来还到了日食一麻一麦的程度。但是这种种无理的苦行,却未能达到他所希望的根本的觉悟。所以佛陀提出不要执着,尤其是"苦了肉体反而是执着肉体"时,他放弃了绝食,欣然接受牧女的乳汁,饮毕顿时五体畅通,元气恢复。佛陀明白了养性中道,不贪吃,但也不必绝食,也正如此,佛陀才静坐于菩提树下,发出宏愿:"我若不能了脱生死,到达正觉涅盘的希望,誓不起此座!"由于有了如此经历,证得正觉的佛陀明白一切众生和诸法都是由因缘而生,无须强求;当下放下。

 

    佛教饮食观主张素食、少食,并非不无道理,有一些资料研究说明,人类少食、素食是促进身体健康长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古人"食欲常少""少食养胃气"的观点一致,其实合乎科学原理。

    当然,至今世界不少地方仍有小乘法提议苦行,以少食、不食为功课。总体而言,少食、素食、清淡都是佛门饮食提倡的主题。就我国僧人而论,自古至今多以茶水为饮料,青菜(包括紫菜、茄子)做汤。

    自汉朝,佛教入传中国之后,佛门饮食在本国也有所戒定,甚至明文规定更加严厉,佛门僧众严格遵循素食习惯,即不食肉与五辛。在我国自梁武帝下旨要求僧尼全部断绝酒肉之后,该戒律一直保持至今。

    汉传僧人皆奉素食之律, "五辛"也绝对不能食用,因为这五种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吃了之后也会发出令人难闻的气味,影响和谐,吃后口腔异味又一时难除,对念佛颂经最是不敬。

    同样,吸烟也不禁止的,一方面会产生异味,破坏空气清净,影响他人健康,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对吸烟者自身也百害而无一利。至于饮酒,那更是绝对万万不能沾上的——佛对诸比丘说:"汝等以我为师乾,凡是诸酒不应自饮,亦不与人,乃至不以毛端滴酒而著口中。"并亲自制定酒戒,"凡饮酒者,有十过失"。

    有位高僧大德曾说过,不但出家的比丘和沙弥,就是在家的居士,以发端沾一点点酒入口而是绝对不可以的。《胜乐续》和《文殊根本续》中说,若修密者醉酒,堕号叫地狱。《金刚顶续》中说:酒是一切衰损的根源,故应断除。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戒等等都有讲过。

    上面所列,皆是佛家严戒的食物。当然,佛教饮食在异国异域也有别论,或者说,就在本国,也会视具体场合、实际情况而开"方便法门"——关于佛众弟子吃肉的问题,佛陀讲过,"见到杀,听到杀,特为杀"这三种不净之肉是不可以吃的,但在不得已的环境下,才可开方便之门的。佛说吃物常如作吃毒药想,如此渐进,以至不吃。举例当初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僧团随处以托钵乞讨为主,受俗家人方便布施,也就未能严持素食。在佛陀众多的弟子中,有一个叛逆变志者叫提婆达多,曾为了攻击佛陀而提出五法宣言,以苦行进行修炼,其中就有一条为"不食荤腥",说是"守杀生戒,不吃鱼肉。"佛陀自自然然地回答他:"你能想到这样,很好,你自己可以去奉行,我不但不来禁止你,而且我更要褒奖你。但是,你不能强制大家来行,身体柔弱的或有病的修行者也有,可以方便,使他们得到肉身的营养。"这就说明,释迦牟尼佛也并没有强求弟子一定要持素。佛陀慈爱地说道:"过去的诸佛,行乞食法,我也是行乞食法;过去的诸佛,行过日中一食,这我也准许;但身体弱的人,每日二餐三餐,我也认为可以,食以调身,只要不过份贪取食欲,这并不能说为非法。"佛教中也有"方便"法门,即为老弱病残的僧人熬药时,因治病需要,也允许中药里有虫蝎出现;为了补充营养,也可以适当增加食物。

 

    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在领授五祖所传衣钵之际,谨记五祖弘忍赠言:"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所以,才有了惠能后至曹溪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于猎人队中,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但吃肉边菜"的说法。

    六祖只吃肉边菜,即是大乘佛法中无二之性。传说观音菩萨化身到潮汕,见一山脚下有一农家正在支架煮牛肉,遂随手采摘旁边几棵青翠欲滴的野菜,搁在竹篮子里,放进锅里与牛肉共煮。后来有村人问起,观音菩萨便借此说法,宣扬佛经。后来,所采摘的野菜便命名为"隔(格)篮",也即现今的芥蓝菜。

    应该说,诸如此类,诚然为端正佛门素食误解,但绝非为不持素食者吹鼓。众所周知,今日南传佛教的泰国、越南、缅甸以及我国西藏、内蒙古的密宗喇嘛,也没要求全部素食。佛门素食的目的,一方面是反对"弱肉强食",以表万物一体之仁;一方面是要根除"杀心的动机",以维持世界和谐共处。有大德师父说过,牛奶、蜂蜜、燕窝等物皆是生物身上剩余之物,不属荦腥之列,素食者也可食。而至于鸡蛋,食"花斋"者有人吃的,食"长斋"的就应该戒绝了。而且,渐进的修养弟子,以花斋开始,渐至全斋,这也非常符合修行渐次求进的道理。至于五辛之类的葱蒜辣椒等等便绝对是斋者所忌,试想,凡人吃了大葱大蒜,面对面与你讲话时都令人觉得气味难受,何况礼佛。所以,也有人将之称为"素中(指植物)三样荦",是为忌食之物。

    另外,关于不食动物之肉者,笔者曾请教过一位和尚,他也另有一番见地,一是说像牛马之类平时为人所役使,正所谓为人"做牛做马"服务一生,其功大矣,其苦甚矣,人类更何可残忍噬其肉吸其血乎?二是佛说众生平等,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动物与人类都是平等的,人类有何权力可残害之?三是佛说六道轮回,说不准,前人因果受报轮为动物,而人不知自啃之,岂非也有悖伦理乎?所以自然不得开戒。

 

    谈过僧人及居士饮食,再说说僧人用膳的斋堂。

    僧人用餐的地方称之为"斋堂"。佛教有"食不过午"的说法,有人认为,"斋"字的原意就是不过正午食,佛经载,斋法以过中(午)不食为体,后来才将斋与素同意,词义转为"不为肉食"。(佛教"过午不食"即"不非时食"。时过中午不食,称"持斋";过中午而食,称"非时食")。

    一般而言,僧人在早上上好早课后,只进食一餐早粥,也即是俗家的稀饭。按佛经上讲,吃粥有利色、力、寿、清等"十利"。到了中午前,僧人即进食午餐,具体内容也没什么指定,可以进米饭、青菜、瓜果、豆苗、菜汤等等。有的地方在午饭后就不再进餐。但在我国大部分寺院却结合自己实际,仍不排除晚饭进食。按寺规定,大寺里僧人们进食时,方丈和尚独坐在佛龛侧的首席上,其他师父以序职先后入座。在一些僧人较少的寺院里,则没太多讲究,大家也可以跟方丈、大师围在圆桌上一起进餐。当然,饮食时不宜谈论,更不可喧闹,一举一动都必须十分小心,咀嚼食物也以不发出声音为宜。

    佛门要求,僧人吃饭前先颂《供养咒》,诵毕方才进食;进食时,实行分食制,即"一个和尚一份斋",避免用餐碗筷不卫生;若见美味也不起心,不可贪食,见不好的食物也不能生厌恶嗔恨之心,同时主张惜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不容许半丁点浪费。食毕后,认真收洗各自餐具,并归放原处。然后回位子静坐,等大家一齐用斋完好,听引磬一响,维那举《结斋咒》后,再排成单列到大雄定殿内绕佛谢餐。目前,也有的寺院有居士或帮工协助煮食、收洗,使僧人有更多的时间静心修持。

    此外,僧人日常的斋食生活中,还有一项叫"施食"或"放蒙山"的功课,从每日中午的斋食中取出少许饭粒,到傍晚按《蒙山施食仪》念诵,施向给饿鬼,更显我佛慈悲。

    僧人们素食的良好习惯,是其严守戒律的体现。佛教不仅认为素食是在于持戒,同时也是在行布施。佛教饮食所提议的目的不仅培养了慈悲心,倡导真正的"众生平等",为僧人、居士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环保、卫生等事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素食(包括清淡的饮食、良好的起居习惯、清净的环境)对人体的健康相当有益。除了人们常常提到的防病祛疾之外,降低过多的胆固醇,清除胆盐,减少血脂,净化血液等也有较大的功效。

    有资料表明,素食可以防止便秘、痔疮、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也能保持容貌青春,皮肤光洁细嫩,精力旺盛充沛。素食者长寿的例子并不少见。佛教良好的饮食习惯,既符合个人、集体卫生,又能增福、添寿,还有利于世界环保和培养社会道德、公益心,确实十分科学可取,值得称道、提倡和颂扬。

 

来源:佛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