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幸灵隐 改名留诗传美名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3-10-17

    灵隐寺自建立始,曾多次易名。慧理创建初,认定此山是印度飞来的灵鹫山,多为"仙灵所隐",故名"灵隐寺"。此名一直沿袭到了五代,吴越忠懿王钱弘俶赐名"灵隐新寺";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真宗赐名改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又赐名改称"景德灵隐寺"。南宋建都杭州后,宋高宗于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又将"景德灵隐寺"改为"灵隐山崇恩显亲禅寺"。

    到了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灵隐寺由康熙皇帝改成了"云林禅寺"。

    清圣祖康熙皇帝(公元1654-1722年),全名为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继皇位,年号康熙,在位时间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很有作为,他在位时,对于统一中国疆域,遏制沙俄对华侵略野心,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治理水患及促进文化事业都有一定的贡献,社会呈现稳定繁荣的局面,史称"康乾盛世"。

    据《增修云林寺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公元1689年),清圣祖仁皇帝南巡,驾幸灵隐寺,作《御制飞来峰》诗一首:

    岫崚山洞壑奇,悬藤古木半迷离。

    冷泉亭子清溪上,谁识源头混混时。

    又写《御制灵隐寺》诗一首:

    灵隐舍秀色,鹫岭起嵯峨。

    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

    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萝。

    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

    康熙皇帝这一年巡幸灵隐寺,亲洒宸翰书写了"云林"两字。赐名"云林寺"。

    清康熙三十八(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再一次驾幸灵隐寺,赐金佛一尊,香金五百两。御书"禅门法纪"匾额一块。同时,御题一联云:

    禅心澄水月,法鼓聚鱼龙。

    写有《御制云林寺》诗一首:

    无为几事少,问俗驻林邱。

    卫骑森岩减,炉烟爱云浮。

    鸟蹄香界古,花缀梵筵幽。

    野径春风引,轻铺细草柔。

    另有一首《御制灵鹫诗》:

    何处飞来一块石,嵌空岩窦作玲珑。

    下临巨涧淙淙冷,上荫长松谡谡风。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再一次驾幸灵隐寺,赐御书《金刚经》一卷,《心经》一卷。吟诵《御制再过鹫峰》诗一首:

    爱此清幽一径深,马随泉响入云林。

    苍苔古洞何年凿,脉脉韶光自赏心。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又幸灵隐寺,赐住持慧赂御书金扇一柄,石砚一方。他在灵隐寺留下的传奇,莫过于改"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最后是由其孙乾隆皇帝给道破的。

 

    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驾幸灵隐寺时,写了一首《驻跸轩诗》:

    灵隐易云林,奎章岁月深。

    名从工部借,诗意考功吟。

    讵必频庚韵,那无一写心。

    偷闲成五字,佳境向前寻。

    诗中的"工部"即唐诗人杜甫,他有《题柏大兄弟山居室壁》一诗:

    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

    山居清典籍,文雅涉风骚。

    江汉终吾老,云林得尔曹。

    哀弦绕白雪,未与俗人操。

    这首诗颇有陶渊明之风,描述了柏大山居时超然于物外的脱俗之境。"江汉终吾老,云林得尔曹",远离尘嚣,与江汉云林为伍,终老而止。灵隐寺原为佛家清静之地,地处幽谷偏壤之所,云岚绕绕缭缭,林木夹道而立,古寺杂于中间,借用杜甫的诗句来合其寓意,是颇为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