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的素食文化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3-12-01 09:38

 

 

    我国的素食文化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比如神农氏尝百草,经过试验、培育出丰富的植物资源,比如道家修身养性,重视斋戒,把素食作为养生之道等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明。

    有人认为,素食的起源或与佛教的传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则释迦牟尼始创佛教,带着弟子沿门托钵,并没有什么荤素的饮食禁忌。最早的佛教教义也没有规定绝不能食荤。释迦牟尼《四分律》即言,可食不见、不闻、不疑为我而杀之肉,也就是说佛门弟子不可蓄意吃肉,但若动物非因我而杀,借光吃肉是可以的。

    考诸史籍,南北朝刘宋时期的《梵网经》虽曾明确规定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不得食五辛,但是真的遵行这两则戒律的并不多。中国佛门真正倡行食素,应是始自梁武帝萧衍。天监十年(公元511),梁武帝召集众沙门,作《断酒肉文》,立誓永断酒肉,并昭告天下沙门严守此一戒条。由此至唐朝,佛门素食遂成了风气。

    观中国历史,素食也有很多是因为物资匮乏,肉食对广大百姓可望而不可及,不得已之下只好食蔬,而非自愿食素。至于真正的素食主义者,他们有肉不吃则是为了 提倡素食,是出自本愿、经过选择的。因此同是素食,出发点却并不相同。在素食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徒不杀生的慈悲之心,林园高士的淡泊之志,还可以看 到席丰履厚者为了健康,为了尝鲜等种种不同的茹素理由。

    人们基于对健康长寿的渴求,无论中外,都将一日三餐作为研究的重点。据中国的《周礼》记载,当时的医学可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将饮食纳入医学的范畴加以研究。中国素食理论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

    中国最古的医籍《黄帝内经》,其中的《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曾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段文字明白指出,在食物的四大来源里,谷类、瓜果、蔬菜就占了三类,可见素食的重要性。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一本记载农艺、畜牧、蚕桑等民事的书,其中也讨论到素食问题。

    唐代佛教鼎盛,素食之风大行,不仅信奉宗教长年吃斋茹素者众,关于这类饮食、食疗的研究也极为蓬勃。医学家孙思邈曾经针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提出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的饮食观点。此外,诸如食经、食方、食法之类与饮食相关的着作甚多,素食的研究更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像孟诜的《食疗本草》所记载的二百多种食疗材料中,素食就占了半数以上。

    除了素食理论的精进外,唐代还发展出许多新的素食材料,更有象形素菜的制作。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所记皆唐末五代轶事,其中就记载着唐朝侍中崔安潜信奉佛教,不吃荤食,请客时用染色的面和蒟蒻做成十分逼真的猪肉、羊肉食品。

    至宋朝,素食似乎不再是百姓不得已的选择,而是人们喜好的饮食方式之一。不论北宋的汴京、南宋的杭州,都有专营素食的店铺。宋吴自牧所撰《梦梁录》中所记 述汴京就有上百种不同的素食,林洪的《山家清供》、《茹草纪事》和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等则是有关素食的重要作品。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更对素食 的烹饪、品类及原料作了深入的研究。

    到了明、清两代,素食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寺院素食、宫廷素食、民间素食三大系列并臻完备,风格各异。宫廷素菜精致奢华,清宫御膳房专设有素局,能制作二百多种素菜;寺院素菜十分考究,各种素材均可入馔,还有佛菜、释菜、福菜等特别的称号;而民间也有各地著名的素菜馆,广受大众欢迎。

    枚的《随园食单》、薛宝辰的《素食说略》是这一时期有名的素食食谱,记载了上百种蔬素菜品的做法。薛宝辰笃信佛教,绝对拥护素食,他甚至认为肉食者都是昏 庸之徒,凡品德高尚、淡泊明志的人,无不食素。明、清时期还有其他两百多种着作,从素食与养生的关系为出发点,主张少吃荤食,力倡清蔬素食。顾禄作过这样 一首诗:绿蔬桑下淡烟拖,嫩甲连胜雨又过;试把菜根来大嚼,须知真味此中多。他认为茹素可使人神志清明、回归自然,可说是慈悲、健康之外另一种境界的追求了。

    现今中国的素食主义渐成时尚,素食与科学相结合,更加新颖多样,因而也更加收到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