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新志》卷六•古迹

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0-05-02 01:17

卷六  古迹

    佛教文化的长期流传,除佛学、佛理、佛制的传承嬗变外,佛教历代的各种建筑艺术、摩崖石刻等以佛教殿堂为中心,分布山谷林间,以传递固有文化信息。灵隐寺依山就水,林木深深,流水潺潺,古人都赞之为"旃檀林"、"梵王阁"。只是历经沧桑,遗存大多湮失,所剩珍品,风骨依然,理应倍受珍惜。

 

     

    在灵隐寺与天竺分道处,黄墙黛瓦、古色古香。照壁上题有擘窠大字"咫尺西天",为清代遗存建筑,点示此处旁有灵鹫,前有天竺,都是古印度佛祖坐禅说法之处,即"西天佛国",古人称:"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咫尺西天"为清人留下的点睛之笔。

    理公塔

    该塔又名灵鹫塔,位于灵隐龙泓洞口之理公岩(又名宴寂岩),为纪念开山祖师慧理的建筑物,塔内有慧理骨灰。宋陆游曾撰《二寺记》记述当年慧理曾宴息岩下,后有僧人在其四周镌刻罗汉像,并有"天削芙蓉"、"八面玲珑"等题刻。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塔为霖雨冲坍,中有刻石铭记:"北宋开宝八年募众重建、"释迦砖塔一座在清远桥灵山里"等字。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灵隐寺住持如通重建,虞淳熙撰塔铭嵌于第二层。该塔为六角七层高二丈七尺石塔,第三层刻有《金刚经》及"光明净域"、"南无宝藏胜佛"等字,第四层以上皆刻佛像,塔旁理公岩刻有梵文,意为"莲花中有一块白玉"。古时所刻篆书"理公岩"三字为唐代尚书令杨遵书。理公塔旁有石刻二,一为佛像,一为执金刚神,皆为元代密教造像,题有"至元"二字。

    飞来峰摩崖造像

    飞来峰造像位于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岩壁,峰高209。据唐代陆羽《灵隐寺记》称:"有僧于岩上周围镌罗汉佛菩萨。"可见,飞来峰石刻唐时即有,现刻计数的有五代、宋、元石刻造像470多尊,保存完整和较完整的有115345尊,分布在峰顶伏犀泉上,金光洞(即射旭洞)、玉乳洞、龙泓洞内外和沿溪崖壁上,直至呼猿洞以西。据现存有纪年题记的石刻,最早的为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镌刻于金光洞外的弥勒、观音、势至三佛像,最为精致的为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刻于金光洞口的卢舍那佛会浮雕,最为生动的有过春淙亭刻于宋代的弥勒讲经一铺群像主尊与十八罗汉,龙泓洞口宋代的两组浮雕:一为"唐僧取经",一为"白马驮经",旁刻第一批来中国的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名号,这些浮雕均十分传神,可惜有的遭人为破坏已断肢残缺。

    飞来峰造像以元代造像著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也为汉族地区最多的喇嘛教密宗造像群。这些佛像坦胸露肩,威武奇突,其中以无量佛母准提像最为精致,龛呈喇嘛塔形,旁有供养天女飞翔,佛母三头八臂,端庄安详,两侧供养质丽虔诚,衣着轻软,四个金刚威武有力,位于呼猿洞口的造像与刻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363年)的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菩萨,容相端庄,衣饰富有质感,以元代造像手法并继承了宋代造像风格。

    飞来峰元代造像众多的原因与元代"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有关。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杨琏真伽因盗掘宋陵、侵吞官物被朝廷追究,从他家中抄出赃物黄金一千七百多两,白银六千八百多两,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多亩,珠玉宝器不计其数。当时许多臣僚奏请"乞正典刑,以示天下",但元世祖忽必烈念其征南有功,将他赦免并发还田地人口。他返杭后,为报答朝廷恩典,接连在飞来峰下造多闻天王等佛像,所刻佛像旁都有祝皇帝、真妃、太子等"万岁"、"千秋"题字。在造像中还脇杂有杨琏真伽自造像,据《说杭州》载:

    杨于所凿诸佛像外,又凿己像与其徒二人之像其中。明时张岱见一波斯胡髡像,蛮女四五献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杨髡像也,怒而击碎之,投其首圊溷中。然田汝成亦谓碎其一,郡守陈仕贤亦谓碎其一,果孰为真杨髡像,不可知也。

    进射旭洞主洞经"理公床"进另一洞室,有清金石学家钱松、胡震留下的"元周伯温摩崖入辟五步"题记,由此向前侧身进入石隙,内有元代书法家周伯温镌刻的《理公岩记》,记述了元至元十六年(1279)"捐金庀工,载凿岩石,刻十佛及補陀大士像",其右有明代郎瑛、叶彬的跋文,对此碑记,著名学者居士马一浮生前曾盛赞其艺术价值。

    在龙泓洞内,尚遗有南宋贾似道等题刻。咸淳三年(1267年),元军侵犯襄阳,贾似道曾两次上灵竺祈求保佑,并在龙泓洞内题刻"咸淳丁卯七月十八日贾似道以岁事祷上竺回憩于此……

    此外,元代元帅伯颜亦曾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在飞来峰凿十佛像及弥陀大士像。

    1982年,国务院公布飞来峰造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淙亭

    在飞来峰理公塔对面回龙桥上(吴越时名清绕桥),桥亭跨龙泓涧而建。其下流水淙淙。旧时亭为木结构,清乾隆八年(1745年)灵隐住持巨涛义果将春淙亭由合涧桥移此。次年,厉樊谢记云:……桥旧无亭,乾隆癸亥,巨公重新云林寺,饬余材剩甓成之。等斯亭者,抑挹山翠,伏听泉响,炎曦阴霖有所庇,而物色之奔赴若天造而神输,巨公问名于余,余以合涧桥旧有春淙亭,盖取苏文忠"两涧春淙一灵鹫"之句,今亭废久矣,宜移其名于此……。

    太平天国时亭毁,光绪初重建。民国二十二年(1932年)灵隐寺天王殿改建时,由营造商捐资改建为钢砼结构。贝瓊《古涧寒泉记》云: 钱塘西山之灵鹫,有泉流幽涧中,或隐或见,曲折而下,其激石有声,铿锵如琴筑之交奏,及春淙亭,东西合流,注大壑,则如骤雨之至,雷霆之薄,亦西山一奇矣。……乾隆癸亥,僧义果构新亭于回龙桥上,移其名。

    壑雷亭

    在灵隐寺前冷泉亭右,初建于宋。《湖山便览》卷六:"宋安抚赵舆(草字头+己的上下两空中各有一工字+心字底)建,在冷泉闸畔"。《西湖新志》卷一:在冷泉亭右,查亮彩有联云:飞瀑欲凌空,远渡峰头有霖雨;出山能泽物,先从壑底起风雷。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广州许應镕重建。乙卯(1915年)夏又复修葺,许炳璈补额。

    冷泉亭

    在灵隐寺前,面向天王殿,后临冷泉。《武林旧事》卷五:"冷泉,有亭在泉上,‘冷泉’二字乃白乐天书;‘亭’字乃东坡续书,诗匾充栋,不能悉录。"《西湖游览志》卷十:"唐刺史元建,旧在水中,今依涧而立……,今匾,旰江左赞隶书。"白乐天《冷泉亭记》云:"东南山水,余杭为最;就郡则灵隐寺为最,就寺则冷泉亭为最,亭在山下水中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撮奇搜胜,物无遁形。春之日,草熏木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气血。夏之日,风冷泉,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幽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可垂钓于枕上。潺洁澈,甘粹柔滑,眼目之嚣,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西湖志》卷九:"旧传冷泉深广可通舟楫,亭在水中,宋郡守毛友移置岸上,亭依泉而立。"《湖山遍览》卷六:"唐刺史元建,白居易为记,刻石亭上,吴越宝大元年重建,亭匾‘冷泉’二字白公书,‘亭’字苏公续书,久不存,明旰江左赞,华亭董其昌先后补书,今匾乃董笔也……。明弘治时,岸摧闸废,水面隘塞;万历时,乃移亭堤上。"

    翠微亭

    在飞来峰山腰,面对灵隐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蕲王韩世忠为怀念岳飞而建。乾道五年(1169年)安抚周淙重建。清光绪中钱塘丁丙再建,今亭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冬僧慧明修建,重檐钢砼结构,设坐栏。旧时亭下右侧崖嵌有韩彦直题记刻石(现残存),记文云:"绍兴十二年,清凉居士韩世忠因遇灵隐,等览形胜,得旧基,建新亭,榜曰翠微。以为游息之所,待好事者。三月五日男彦直书。

    《西湖游览志》卷十:"宋韩蕲王世忠建,世忠既忤秦桧,解枢柄,奉朝请,逍遥湖上,固建此亭。"《湖山便览》卷八:"在飞来峰半,绍兴十二年韩世忠建,……因岳鄂王有《等池州翠微亭》诗,用以名亭。盖隐痛之也。"(诗云: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韦陀立像

    天王殿弥勒像背面的护法天尊韦陀立像,由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历次火灾,韦陀像未受损坏,故巨赞《灵隐小志》称:"前代所遗之物,现在只有天王殿中木刻韦驮像而已。"相传韦驮像为南宋遗物。至今已逾九百余年。

    灵隐寺经幢

两座经幢分别位于灵隐寺天王殿的东西侧。东幢高7.17,西幢高11,为多层八面形,基座为两层须弥座,幢身刻佛经,左幢刻有《尊胜陀罗尼经》,故称"尊胜塔";右幢刻有《大自在陀罗尼咒》故称"大自在塔"。幢身上部叠置华盖、腰檐、联珠、仰莲、伞盖、流云、覆莲以及磐石等,磐石上刻迦陵频伽,双手合十,背有翅膀,形象生动。

该经幢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置吴越家庙奉先寺,该寺后废圮,景祐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方丈延珊迁置于此,幢身刻有"灵隐寺住持传法慧明禅师延珊于景祐二年十一月内移奉先废寺基上。"古人赞灵隐寺经幢云:

高幢垂五代,瑞拱寺门雄;地涌虬蟠角,天成神鬼工。

莲花开仰覆,佛顶峙西东;卓出灵峰北,招摇云雾中。

    灵隐寺石塔

    位于灵隐寺大雄宝殿前露台两侧,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均为八面九层楼阁式塔,高约12,第一层边长97厘米,用石料雕刻砌筑而成,为仿木楼阁式塔,每层四面辟壶门,线条和顺流畅,每层有柱子、栏额、斗栱、出檐、平座,脊饰上刻有仙人像,下刻佛顶首陀罗尼经,塔身下为一层须弥座,更下为九山八海基石,是典型的宋式建筑。

    御碑亭

    位于天王殿前东侧。碑的正反面均为乾隆御书灵隐寺题咏;碑匾均为康熙御书韵诗。

    其中清晰可读的有:清圣祖玄烨御笔题诗:

    灵石西方鹫,飞来住岌峨;名山观不少,此地比宁多。

    法苑开龙象,清径沲蔚萝,诸天應栏护,御辇昔曾过。

                                      丁丑春日御笔

    清高宗弘历按康熙诗韵御笔题诗:

    飞来峰畔路,法相坐嵯峨,宛识祇园地,已闻梵呗多。

    法云开月宇,山籁下烟萝;到处瞻光被,羹墙竺是过。

                         再依皇祖灵隐寺诗韵,壬午暮春月御笔。

    蘸笔池

    位于寺中大悲阁后。相传一线天石室上有一小圆洞漏天光,悬岩刻有"佛国"二字,为上天竺僧人道行所书。唐时有丁飞(字瀚之)曾住石室学养生术,年八十六而壮;丁飞善书小楷,其蘸笔池建于寺中。

    法云弄

    法云弄长数里,其中多名胜古迹,原有永福寺、青莲山房、白云山房、超然台、邺公庵、岣嵝山房,永福寺现已恢复重建外其余皆湮没。

    韬光

    位于灵隐寺右之半山巢枸坞。唐代诗僧韬光开山创建。韬光原系四川僧人,唐长庆年间辞师出游,师嘱:"遇天可留,逢巢即止。"他游至灵隐巢枸坞,恰值白乐天守杭,认为师命已成,就在此卓锡结庵,说法修行。与白乐天(居易)结为法友,题其堂名为"法安"。长庆四年(824年)正旦,邀韬光入城,诗云:

    白屋炊新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韬光以《因白太守见招有答》拒招,诗云: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转翠楼前。

    该庵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由吴越王钱元瓘扩建,改额"广严"。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法安院",而世人以僧号称之为"韬光"。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被充作咸安郡王赵士铢功德院。明成化《杭州府志》载:该庵于明洪武年间重建又毁,正统十一年(1445年)由僧人一真重建。此后于天顺二年(1458年)由住持宗融募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曾建观海亭,雍正八年(1730年)总督李卫修亭葺房,称"韬光观海",列西湖十八景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弘历访灵隐时曾为韬光御书"法安堂"、"云澄日观"额。

    相传古时吕岩曾在此炼丹,故旧有"吕岩祠"、炼丹台、金莲池、烹茗井。宋时苏轼、赵抃等守杭,均曾来此题壁,并遗有骆宾王隐居韬光与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续诗遗事,成为千古佳话。

    呼猿洞

    由灵隐寺往西沿飞来峰之麓,杂草丛生,遗有一洞名呼猿洞。相传古时灵隐山"白猿可呼,仁虎不食"。东晋慧理为证实飞来峰来自天竺灵鹫,曾呼猿而出。六朝刘宋时(420-479年)灵隐僧人智一曾蓄猿于山间,他还善啸,有"哀松之韵",每当他临涧长啸,则众猿毕集,时人称其为"猿父",并设有饭猿之台。唐时李绅至灵隐看到"寺多猿猱,谓之孙团弥",并诗云:"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无数文人均留有猿猱诗句。至今该洞遗迹尚存,难以进入。据志书称:"呼猿洞外狭内广,堂皇深邃,冥若长夜,索炬偃行,可四五百步……不敢深入,故人惮而未详,而宋元人墨笔题石尚未磨灭,依稀可读,《方与胜览》谓有路可透天竺,今已湮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