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编辑:alvin 日期:2014-05-16 07:48

  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具德和尚入院, 立志重建灵隐寺,顺治七年(1650年)动工。

  公元1657年顺治十四年,清初文学家张岱来灵隐寺造访具德和尚,后在其《西湖梦寻》中追记当时隋景:"东边一带阂阁精蓝凡九进,客房僧舍有白余问……香积厨中有冶铸三大铜锅,每餐可煮米三担,供食千余人,饭僧之众为诸刹所灵隐寺。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又三至灵隐都有游记之诗。先后赐金佛一尊,香金五百两,人参两斤,又香金四十两,御书"禅门法纪"额,赐御书《金刚经一卷》《心经》一卷,赐寺僧慧辂御书金扇一柄,石砚一方。

  公元1729年清雍正六年,由总督李卫倡修灵隐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诸堂宇楼阁。

  公元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六月,由朝廷赐帑金五百两整修灵隐寺。

  公元1741年清乾隆六年,光禄少卿扬州江应庚来游灵隐与住持巨涛一见契合,即捐资重修大雄宝殿及其他殿、堂、阁、轩、楼、亭等数十处;又稿饰五百罗汉,修理河涧桥、龙泓洞、鹫峰径等。经历三年,至乾隆九年(1744年)用费二万余两。

  公元1751年春乾隆十六年,弘历六到灵隐,御题觉皇殿额为"鹫岭龙宫";题直指堂额为"涌翠披云"。至今灵隐寺天王殿前还立有御碑亭。

  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年,由布政使暨司道各府捐金全面整修灵隐寺,费工三万多人,耗资九千二百余两。

  公元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灵隐寺年久失修,捐款修葺,寺僧五百余人,又无田产,食用浩繁。时布政使徐恕与道司各府命灵隐寺代管天竺,以天竺香火钱资褊灵隐寺斋粮的不足。

  公元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大殿又毁火,并延观音殿,工程浩大,恢复不易,事为朝廷所知,特赐帑金一万两重修。富绅汪大临、金肇新等捐资十万七千两,由住持仪谦不避风雨寒暑,沿街拜经叩募并主持重建。

  公元1823年清道光三年七月,灵隐寺开始重修天王殿,罗汉堂所有遭毁殿宇全面修复,在重建过程中,头山门为邻火所毁,又由富商捐资买下头山门旁氏宅加以拓展"前缭以墙,旁界以弄"比以前更为壮观。全部工程于道光八年(1828年)四月竣工,共用银十三万七千两,使灵隐寺"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

  公元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夏,浙江巡抚阮元刻朱熹、翁方纲等集成,在灵隐寺建藏书楼,广集世典和历代文物,经卷书画等。用唐人"鹫岭郁岩峡"诗字编号,并选寺僧玉峰、偶然两人管理,使能永守。阮元自为作记。

  公元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入杭州,灵隐寺又被毁,仅存天王殿和罗汉殿,寺中所藏散失无遗。

  公元1862—1875年清同治年问,住持贯通重建联灯阁、大寮、慧日塔院。

  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住持昔征在直指堂遗址建大悲阁,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陆续修建了库房等。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住持昔征在垄断洋务的买办官僚盛宣怀的支持下,将原拟修建北京颐和园的美洲红松运到杭州重建大雄宝殿,高十三丈五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