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杭州灵隐寺举行第十一届灵隐佛教文化论坛——灵隐寺与中国近代佛教学术研讨会。来自佛教界、学术界的40余位法师、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参加开幕式和研讨会交流,另有6位来自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慧观法师主持开幕式▲杭州灵隐寺监院戒法法师致辞灵隐寺监院戒法法师代表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领导、法师、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戒法法师说:今天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杭州灵隐寺,缅怀祖师大德,追寻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研讨“灵隐寺与中国近代佛教”课题,意义深远。本次论坛,将围绕“灵隐寺与中国近代佛教”,以及“灵隐
发布时间:2021-10-18
2021年10月16日,来自佛教界、学术界的50余位法师、专家学者汇聚灵隐寺,同览灵山风光,共觅林泉之趣,以“灵隐山”为主题召开文化国际论坛暨《灵隐寺志》研究工作坊会议。开幕式上,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向出席研讨会的法师、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光泉法师说,南宋以后,随着杭州佛教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灵隐山”也从单纯的地理概念发展成为杭州佛教文化与高僧、帝王、文人有着密切关联的符号。对“灵隐山”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对明确灵隐山文化的历史定位,探寻灵隐寺的发展方向,提升杭州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魏雅博教授作主题演讲▲南京大学杨维中教授作主
发布时间:2021-10-18
法界观法为古来华严宗实修的法门,也是其宗的思想核心。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的思想精华创立了法界观门,让修学华严者有专修的法门。 法界观门又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或称《华严法界观》。此观门是个人净化烦恼和改造环境的方法,也可以说法界观为建立依正庄严世界的实现法门。 法界观于个人净化烦恼的起用 现实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带给人们对物欲渴望,社会各种矛盾也随着而来。物质分配不平衡,社会的富贫不均愈来愈突显,人心越来越现实。追求富有的生活是人类正常的发展,只不过在享受物质的满足时,有些人良心渐渐地被埋没。人的贪心永远不足,为了拥有财富,为了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有些人作出种种违背
发布时间:2020-07-31
法界观法为古来华严宗实修的法门,也是其宗的思想核心。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的思想精华创立了法界观门,让修学华严者有专修的法门。 法界观门又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或称《华严法界观》。此观门是个人净化烦恼和改造环境的方法,也可以说法界观为建立依正庄严世界的实现法门。 法界观门之结构 法界观门的结构有三观 即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 真空观 佛法的根本义理是空无我。法界观门也如此,以真空为奠定,从诸法空性继续观察万法之间的关系。解释这一观据《注华严法界观门》卷1说:“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开四句、十门。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 1.会
发布时间:2020-07-30
法界观为华严宗实修的法门,也是其宗的思想核心。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的思想创立了法界观门,让修学华严者有专修的法门。 法界观门又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或称《华严法界观》。此观门是个人净化烦恼和改造环境的方法,也可以说法界观为建立依正庄严世界的实现法门。 唐朝绵州刺史裴休在《注华严法界观门》序中说: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之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视,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 法界为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这本体本来明净,广大如虚空、遍
发布时间:2020-07-30
法界观法为古来华严宗实修的法门,也是其宗的思想核心。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的思想精华创立了法界观门,让修学华严者有专修的法门。 法界观门又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或称《华严法界观》。此观门是个人净化烦恼和改造环境的方法,也可以说法界观为建立依正庄严世界的实现法门。 本文一路探究,可见华严法界观是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奠定,以理事圆融审观到周遍含容——事事无碍法界,展现世界上每一法都互相影响,互相触摄。所以每一个人的心念也会影响近至周围的环境;远及三千大千世界。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问明品)中,普贤菩萨问
发布时间:2019-06-11
华严法界观有利于建立美好的社会 社会是人类的大家庭,改进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有人认为改善社会是政府的责任。这种观念是很消极的。政府只是制定政策,然这政策能不能落实下去,就要看民众的表现,而人心是重要的因素。 换句话说要建设好社会,则在此社会中每一个公民,不管官员或平民,大家都要同心合力才能成功。如华严净土思想之华藏世界是由佛、菩萨和众生一起创造出来的。此世界中,在佛的智慧教导下,人人都行善法,由这善业结合,建成一个富有又文明的庄严世界。这世界就是人类的理想世界。在华严思想中,自利、利他与依正共生的精神,值得学习应用于创造美好的社会。 1、以自利利他精神 创
发布时间:2019-06-10
释慧本培养有品德与知识的人才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想建立好社会,则先要有好人。这里所谓的好人就是才德兼备,如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对于培养人才有作用,据华严法界观,则可以提出以下几点。01 以真空观破邪见 思维见解是个人行为之主导,人的见解不正,就导出行为不良,所以佛法中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修学般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正见,破除邪见。 正见或称为正知见,即对世界上的万物有正确的见解。世间上不变异的真理就是缘起性空,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缘起法若以现代语言来
发布时间: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