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其中“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总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品题。《华严经》说于世尊初成道时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过去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这些圆顿大根众生阐述自证境界之大经,乃是圆顿大教,被誉为“经中之王”,具有无量法门、无量义理,我们读了《华严经》,方知佛位之高、法义之广,因此祖师有“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的说法。本经传入中国,共有三种译本:一、东晋佛驮跋陀罗法师译。师于东晋义熙十四年(418),住建康(今之南京)道场寺,主译华严,四年方成。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人称“六十华严”。二、武则天时实叉难陀法师译,于证圣元年(69
发布时间:2022-06-15
华严大藏一经或问:“经无与《华严》①等者,何谓也?”曰:“昔玄奘法师②译《般若》③六百卷成,以进御④。帝云:‘《般若》如是浩瀚,何不居《华严》之先?’法师谓:‘《华严》具无量门,《般若》虽多,乃《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也。’”有僧作数格供经,《华严》供于最上。一日取诵讫⑤,纳之中格,明晨经忽在上,僧大惊异。盖经之威神所致,亦持经者之精诚所感也。且三藏⑥圣教,独《华严》如天王⑦专制宇内,诸侯、公卿、大夫、百执事,以至兆民⑧,皆其所统驭⑨也,夫孰与之等也?注释①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称《华严经》,此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首部经典,其系阐述佛之因行果德,
发布时间:2022-06-11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为文殊、普贤等法身大士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的,藉诸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本经的中译本足有八十卷之多,却也仅仅是龙树菩萨从龙宫中取出流传人间的下本《华严经》,还不完整。那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圣典,佛陀究竟是在何处演说的呢?就以《八十华严》来说,全经共有三十九品,分为七处九会。七处包括地上三处、天宫四处,即:菩提道场(第一会六品),(〈世主妙严品〉以下)、普光明殿(第二会六品、第七会十一品、第八会一品)、忉利天宫(第三会六品)、夜摩天宫(第四会四品);兜率天宫(第五会三品)、他化天宫(第六会一品)、重阁讲堂
发布时间:2022-06-06
成就直心性,具足智慧性,严净世界性,度脱众生性。这四句话出自晋译《六十华严》的第五十八卷,是弥勒菩萨赞叹年轻的菩萨行者善财童子的功德,说他已经具备了成就直心、具足智慧、庄严世界、普度众生这四种德性。我们都听说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从初见文殊师利菩萨便发勤求佛道之心。文殊菩萨劝他应当求真善知识而勿生疲懈之心,并介绍善财童子去参访德云比丘,德云比丘又介绍海云比丘,又从海云比丘处受到教示而去参礼善住比丘,如此一个个地辗转介绍而使善财童子参访了五十三位真善知识。后来的学佛者都知道应该仿效善财童子的广参博学,却往往忽视了修行路上虽有明师指引,自己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
发布时间:2022-06-01
2022年5月26日,壬寅年农历四月廿六,杭州灵隐寺壬寅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法会正式开始。遮那妙体,遍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维此法会,不异寂场,极依正以常融,在圣凡而靡间。初成正觉,现神变于菩提场中;再转法轮,震圆音于普光明殿。遍七处而恒演,历九会以同宣。敷万行之因华,严一乘之道果。谨遵教典,大启法筵。上午八时三十分,灵隐寺两序大众齐集药师殿,主法法师拈香礼佛,与会大众齐声唱赞,呗声婉转,法事庄严。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清净。主法法师按照佛教传统的洒净仪式,宣说菩萨加持水文,手持杨枝净水绕场一周,洒净加持。随后,大众同声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
发布时间:2022-05-26
壬寅年华严法会作息时间上午8:30-9:15起香、安位、诵经9:30-10:15诵经10:30-10:55上供、延生位回向午斋11:00_下午14:00-15:00往生位上供、诵经15:15-16:00诵经16:15-17:00诵经、往生回向晚课17:00_药食17:30_注1. 休息时间: 5月29日 6月6/7/14/15/20/21/27/28日 7月4/5/11/12/18/19/25/26日 8月1/2日2. 8月12日晚18:15在药师殿设放瑜伽焰口。
发布时间:2022-05-26
元叟行端禅师结夏示众世道不古,人根益微,背本趋末甚多,溯流穷源极少。但言即心即佛,不知心佛旨归;惟云藉教明宗,不省教中玄要。争锋唇吻,怀宝胸襟,拾瓦砾以当黄金,指萤火而为阳燧。甘驰求而靡怠,竟劬瘁以何成?轮回六道之中,盘绕四生之内,深所畏者,良可悯焉!三月安居,由兹开创;十方聚会,从此进修。若也外息诸缘,自然内心无喘,尘尘虚明湛寂,处处廓彻灵通,烦恼即是菩提,障碍皆名解脱!今日农历四月十六,是僧团一年一度结夏安居的日子。每年农历四月十六为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七月十五为安居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又叫僧自恣日(亦佛欢喜日,盂兰盆法会即由来于此)。佛陀成道之后,最初并没有夏安居,全年内僧人只要觉
发布时间:2022-05-16
绢本 设色 -作者 法眼赖圆纵217厘米 横95.8厘米(日)奈良东大寺藏《华严海会善知识曼荼罗图》,取材于《华严经》,表现的是善财童子为进入“法界”, 经历了54道“善知识”的参访,也就是修炼者自身知识圆满的过程。据唐代(618-907)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师利菩萨,复游行南方,先参德云比丘,续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至第五十三参,再遇文殊师利,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此图即是描绘善财次第参访五十四位善
发布时间: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