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瑞岩法恭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今浙江宁波)瑞岩石窗法恭禅师,天童正觉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奉化人。法恭禅师先于栖真院落发受具,后往延庆讲肆,听习经论。 一天晚上,法恭禅师诵《法华经》,当他诵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这句经文的时候,忽然听到窗外棕榈叶子在大风中发出呼呼的声音,豁然有省。 于是他便离开延庆,往依天童正觉禅师。在天童和尚的教诲之下,法恭禅师始明宗门大旨。 法恭禅师后住能仁、光孝、瑞岩等道场。因为他既通宗又通教,因此他出世后,很多弘法都前往座下咨决法义。 曾有上堂法语云:“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踏著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自性与
发布时间:2013-05-24
343.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夔州卧龙破庵祖先禅师之法嗣,俗姓雍,四川梓潼人。师范禅师幼时极聪颖,九岁出家,经书过目成诵,尤其喜好宗门语要。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师范禅师得受具足戒,准备南游参学。适逢母亲病笃,师范禅师不得不回家省亲,割股疗救。第二年,始至成都,于正法寺参加坐夏(夏季安居修行)。 当时正法寺,有一位老宿,名尧首座,是瞎堂慧远禅师之法嗣。师范禅师于是向他请益坐禅之法。 尧首座道:“禅是何物?坐底是谁?” 师范禅师一听,疑情大起,于是昼夜参究尧首座所说的这句话。 后来有一天晚上,师范禅师上厕所的时候,刚一提起这个话头,便恍然有省。 第二年(绍熙七年),
发布时间:2013-05-24
343.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夔州卧龙破庵祖先禅师之法嗣,俗姓雍,四川梓潼人。师范禅师幼时极聪颖,九岁出家,经书过目成诵,尤其喜好宗门语要。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师范禅师得受具足戒,准备南游参学。适逢母亲病笃,师范禅师不得不回家省亲,割股疗救。第二年,始至成都,于正法寺参加坐夏(夏季安居修行)。 当时正法寺,有一位老宿,名尧首座,是瞎堂慧远禅师之法嗣。师范禅师于是向他请益坐禅之法。 尧首座道:“禅是何物?坐底是谁?” 师范禅师一听,疑情大起,于是昼夜参究尧首座所说的这句话。 后来有一天晚上,师范禅师上厕所的时候,刚一提起这个话头,便恍然有省。 第二年(绍熙七年),
发布时间:2013-05-24
184.吉祥元实禅师悟道因缘 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县)吉祥元实禅师,天衣法聪禅师之法嗣,高邮人。出家后投天衣法聪禅师座下参学。 自从来到天衣座下,元实禅师夙夜精勤,胁不至席。 一日,在禅堂里,元实禅师偶然失笑,干扰了大众用功。天衣和尚于是便将他赶出山门。 夜里,无处寄宿,元实禅师便睡在田间地头。半夜醒来,他无意中仰望天空,只见星星和月亮,粲然明静,突然间,便心意豁然。 天亮以后,他回到寺院,直趋方丈寮,向天衣和尚请益。 天衣和尚一见他,便问:“洞山五位君臣,如何话会?” 元实禅师道:“我这里一位也无。” 天衣和尚一听,便令他下参堂继续用功,回头却对侍者说:“这汉却有个见处,奈不识宗旨何?” 一日
发布时间:2013-05-24
344.天目文礼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灵隐松源崇岳禅师之法嗣,俗姓阮,杭州临安人。文礼禅师六岁时,有一天,提着篮子,随母亲上山采摘桑叶,忽然心里生起一个疑问来:“携之者谁耶(提篮子的是谁)?”他久思不得其解。于是便问他的母亲,母亲告诉他,这个问题只有出家人才能解答。从此以后,文礼禅师便有了出家的想法。十六岁时,文礼禅师从本地真相寺智月禅师落发。受戒后,即投育王山佛照禅师座下参学。 初礼育王,德光禅师便问:“恁么来者,那(哪)个是汝主人公?” [这与六祖在大庾岭上开示惠明禅师的话,颇为相似。] 文礼禅师一听,便豁然领旨。 为了勘验文礼禅师,后来有一天,德光禅
发布时间:2013-05-24
185.投子道宣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投子道宣禅师,天衣法聪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执侍天衣和尚有很长一段时间,却无所契悟。 一天,天衣和尚呵叱他用功懈怠。于是,道宣禅师便发奋参究,废寝忘食,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来有一天晚上,道宣禅师听见寺院巡更的铃声,猛然大悟,欣喜道:“住!住!一声直透青霄路,寒潭月皎有谁知,泥牛触折珊瑚树。” 天衣和尚听说他悟道了,便命令他充当藏司(管理库房)。 道宣禅师出世后,住舒州投子山接众。前来请益者,凡有所问,道宣禅师皆一一以拂子作摇铃势。 这种接人方式很奇特,大概跟他当年的悟处有很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05-24
345.大歇仲谦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雪窦大歇仲谦禅师,灵隐松源崇岳禅师之法嗣,俗姓应,义乌人。仲谦禅师幼时极聪慧,有一天,他不经意间看到傅大士的《心王铭》,爱不释手,遂生起强烈的出家之愿望。父母不得已,只好听许。 仲谦禅师落发后,即投庆元天童息庵达观禅师座下参学。达观禅师对他很器重,但是他知道仲谦禅师儒者习气很重,好在知见中打滚,于是便故意贬抑他,说道:“汝儒者习气不除,焉能学道!要到大休大歇田地,如木偶人去。” 经过达观禅师的猛厉激发,仲谦禅师于是更加奋励,精进无怠。后来有一天打坐时,忽然有省。于是以“大歇”自称。 不久,仲谦禅师又前往临安,参礼灵隐松源崇岳禅师。 一日,仲
发布时间:2013-05-24
186.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 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守初禅师道:“查渡。” 云门和尚又问:“夏在甚处?” 守初禅师道:“湖南报慈。” 云门和尚道:“几时离彼?” 守初禅师道:“八月二十五。” 云门和尚呵斥道:“放汝三顿棒!” 守初禅师一听懵然,不知过在何处。 第二天,守初禅师便上丈室,向云门和尚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 云门和尚道:“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 守初禅师言下大悟,颇为自得地说道:“他后向无人烟处,不蓄一粒米,不种一茎菜,接待十方
发布时间: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