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六十一尊至第二百七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柒拾尊多伽楼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多伽楼尊者铜像诗 偈最怕沿着轨道走,亦步亦趋无自由。一旦冲出樊笼外,天高地阔任邀游。偈解做人最可怕的是只会默守成规,亦步亦趋,没有自由。如果能冲破局限,便可以任意翱翔。此偈教导我们,应时常审视自己,对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作出理性判断,有时候不妨摆脱现有的约束,反而能闯荡出一片新天地。尊
发布时间:2022-04-12
临终遗教佛遗教经云。尔时世尊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而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
发布时间:2022-04-11
坟墓予既老病,众为择地作塔①,数易之。予叹曰:“世人极意营图②风水,冀子孙长永富贵耳。尔辈望荫出紫衣③国师④耶?古人有言:‘弃诸林莽⑤以饲禽兽。’幸不置我于鸦肠狐腹足矣,余非道人所知也。”注释①塔:略译作塔婆、浮图、浮屠、佛塔,意译作高显处、功德聚、方坟、冢、塔庙。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等构造成之建筑物,然至后世,泛指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经行处,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堆土、石、砖、木等筑成,作为供养礼拜之建筑物。②营图:图谋。③紫衣:朝廷赐与高僧大德之紫色袈裟或法衣,又称紫服、紫袈裟。赐僧紫衣,始于唐则天武后。佛制原不许用紫色、绯色,惟我国
发布时间:2022-04-11
从前有个国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定。邻国的国王对这块富饶的土地早已垂涎三尺,就派军队前来攻打。消息传来,国王连忙组织军队,准备抵抗。他下令,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一律自备武器、粮食,参加军队,抵抗敌人的入侵。这个国家有个老织布匠,将近六十岁,也应征入伍。他的妻子比较年轻,长得又漂亮,平时总瞧不起自己的丈夫,认为他没出息,经常发点小脾气,刁难丈夫。老织布匠很爱自己的小媳妇,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样样顺着她。这次接到应征入伍的命令,就来与她商量:“我要去参加军队和敌人打仗,按规定,必须自备武器、粮食,以及一切必须物品。请你把东西都准备好,好让我按时出发。”他妻子的脾气又犯
发布时间:2022-04-11
辽代佛教是公元916—1125年间契丹族统治着中国北部地区建立耶律王朝时代的佛教(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947年改号辽,后曾一度复号契丹)。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契丹族中一个部落主耶律阿保机统一邻部,扩大经略,即有意吸收内地文化,以收揽汉人。据说唐天复二年(902),辽太祖始置龙化州(西拉木伦河上流今内蒙自治区翁牛特旗以西地方)即已有开教寺的创建。到了太祖天显二年(927),攻陷信奉佛教的女真族渤海部,迁徙当地的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当时都城西楼(后称上京临潢府,今内蒙自治区林东),特建天雄寺安置他们,宣传佛教。帝室常前往佛寺礼拜,并举行祈愿、追荐、饭僧等佛事,这样,佛教的信仰就逐渐流行于宫
发布时间:2022-04-1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六十一尊至第二百七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陆拾玖尊无比校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比校尊者铜像诗 偈君看田头老黄牛,戴轭牵缰无怨尤。春耕夏种复秋收,英雄美名久传留。偈解田间老黄牛,虽受人牵制,但埋头耕耘毫无怨言。岁月时令变化,一年的农事,它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完成,其可贵精神为人称道。此偈教导我们,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需要坚忍不拔、精勤不息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2-04-08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云岩昙晟禅师之法嗣,俗姓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良价禅师幼时曾跟村里的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足戒,随即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礼谒了南泉普愿禅师。良价禅师到达南泉的时候,正好赶上寺院为马祖的讳辰准备斋事。南泉禅师问大众道:“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马祖不是圆寂了吗?他怎么会来
发布时间:2022-04-08
度须跋陀涅槃经后分云。时须跋陀罗从佛闻说大般涅槃甚深妙法。得法眼净。爱护正法。已舍邪见。于佛法中深信坚固。欲求出家。佛言。善来。即成沙门。法性智水灌注心源。无复缚着。漏尽意解。得罗汉果。即于佛前长跪合掌。悲喜交流。深自悔责。而白佛言。恨我毒身。久劫已来常相欺惑。令我长没无明邪见。沦溺三界外道法中。为害滋甚。今大庆幸。蒙如来恩。得入正法。世尊智慧大海。慈愍无量。窃自惟忖。累劫碎身。未能报此须臾之恩。悲泣流泪。不能自裁。复白佛言。我年老迈。余命未几。未脱众苦。行苦迁逼。惟愿世尊莫般涅槃。世尊不许。须跋陀罗发声大哭。举身投地。昏迷闷绝。久乃苏醒。涕泪哽噎。白佛言。我今不忍见于如来入般涅槃。我今宁可先
发布时间: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