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四十三尊至第二百六十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梵音天尊者铜像诗 偈黄河鲤鱼过龙门,人逢喜事有精神。光宗耀祖身富贵,子孝孙贤得功名。偈解古代以黄河鲤鱼跳龙门来寓意飞黄腾达,或逆流而上。此偈教导我们,在经过众多艰辛和努力后终于有所收获,此时更应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影响下一代。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结跏趺坐,面露笑容,慈眉善目,双手拢于袖内。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五百罗汉第贰佰伍拾壹尊梵音天尊者,梵音,大梵天王所出之音
发布时间:2022-02-19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细雨沁入暖泥,洒落心田从雨水开始,一切冬天的硬朗都化作柔软的甘露落下你或许还沉睡在冬日的寒冷里可是酣睡在地底的生命早就感受到春雨的召唤拽着上升的阳气,悄悄探出芽尖雨中凌寒傲放许久的梅花也因含着晶莹剔透的水滴,更显娇美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水獭把捉到的鱼摆放在树木上围着自己摆成一圈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二候鸿雁来雨水过后,南方天气渐暖大雁又向着北方的驻地飞返三候草木萌动天地之间阴阳交泰,草木萌动大地渐呈欣欣向荣的景象春雨是绵密轻软的如朱自清在《春》里写道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
发布时间:2022-02-19
付嘱国王仁王般若经云。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为十六大国王。波斯匿王等。说般若波罗蜜多。十四正行等法竟。复嘱王曰。当国土有诸灾难时。应当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诵此经。无量鬼神若闻此经。护汝国土。人天果报皆得满足。一切灾难悉皆消灭。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我以是法付嘱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正法。护持三宝。复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此经三宝。付嘱国王。建立守护。大王。后五浊世。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发布时间:2022-02-18
人类一生,从生出来开始,经过老病,一直到死亡,这段路程,是人人如此走的,谁也避免不了。有生就注定有死,人生的生死无常,就是实相。过去,印度的舍卫国内,有一个富翁,可惜富贵不双全,家财虽然万贯,但是年将半百,膝下还没有儿女,因此到处祈求。果真苍天不负苦心人,没有多久,太太竟怀孕了,十个月过后,生下来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夫妇高兴非常。年老得子,加倍宝贝,在满月的时候,请了很多亲戚到家里喝酒,热闹非凡。那幸运的小孩子,在老父母的爱抚下,一天天地长大了。到二十岁的时候,很快的就在邻村娶了一位漂亮的小姐,结婚以后新夫妇感情很好,父母看了也很是高兴。可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不幸的事降临到这所平和安乐
发布时间:2022-02-18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四十三尊至第二百六十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净菩提尊者铜像诗 偈人生所贵有追求,光宗耀祖身封侯。精诚坚毅有希望,青山不老水长流。偈解人生贵在有所追求,或光宗耀祖或加爵封侯。能以虔诚之心执着努力,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此方能青山不老绿水常在。此偈教导我们,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应当坚定目标,持之以恒,精进追求,如此则必能得偿所愿。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静坐,头戴金箍,浓眉大眼,神态庄严,面容刚毅,右手于胸前结印。灵隐寺
发布时间:2022-02-17
魏魏大雄峰,全是黄金铸。一喝三日聋,牙爪从兹露。拨转野狐禅,分付下堂句。引出赤须胡,圣贤俱罔措。百丈怀海禅师,俗姓王,福州长乐人。幼年出家,初依潮阳西山慧照和尚,后依衡山法朗和尚受具足戒。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读藏经多年,具备了深厚的佛学知识。大历初年(766),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康(今属江西)竖立法幢,师遂往投。马祖非常器重怀海禅师,让他做自己的侍者,以便随时随地提携点拨他,令他早日明心见性,传承禅门心灯。每当施主送斋饭来的时候,怀海禅师刚揭开饭筐的盖子,马祖便拈起一块胡饼,对着怀海禅师问:“是什么?”三年之中,马祖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向他开示佛法的大意。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
发布时间:2022-02-17
般若真空法宝标目云。佛于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天宫。竹林园。四处。十六会说。西域本有二十万偈。此土摩诃。光赞。道行。小品。大明度。胜天王。文殊。金刚八部。咸在其中。唐三藏法师玄奘。取全本于西域。玉华寺译成六百卷。般若空宗。此经周尽。初法师将顺众意。如罗什所翻。除繁去重。于夜梦中。有极怖畏事。还依广翻。即见殊胜境界。遂不敢删。依梵本译。庆成之日。般若放光。诸天雨花。空中音乐。异香芬烈。法师曰。此镇国之典。人天大宝。经自记此方当有乐大乘者。国王大臣。四部徒众。书写受持。读诵流布。皆得生天。究竟解脱。般若为诸佛之母。六度之一数也。五度未与大名。唯此般若圆宗。独称尊大。乃是众妙之渊府。群智之玄宗。万法之
发布时间:2022-02-16
宋代佛教是叙述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到卫王祥兴二年(960—1279)三百二十年间赵宋一代的佛教。宋代政权建立之后,一反前代后周的政策,给佛教以适当保护来加强国内统治的力量。建隆元年,先度童行八千人,停止了寺院的废毁。继而又派遣沙门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去印度求法,使内官张从信往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版。这些措施促使佛教传播逐渐恢复和发展。以后宋代各帝对佛教的政策大体未变。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度童行达十七万人。五年(980)中印度僧人法天、天息灾(后来改名法贤)、施护先后来京,因而朝廷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久已中断的翻译。太宗还亲自作了《新译三藏圣教序》。后来院里附带培养
发布时间: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