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印度有一个波罗奈国,每到夏天,到处热得像火炉一般,常常有人被热死。国王非常困惑不安,乃建筑高楼,自己住在上面避暑。国王的大床,是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七宝镶嵌而成,躺在上面,非常凉快。又有许多宫女,为他挥扇,使他不感到夏天的炎热。国王又选了几百宫女,令其穿薄纱的衣服,又叫宫女们磨一种牛头旃檀香,用水和匀,涂在身上,藉以避暑。几百个宫女的手臂上,个个都带着很多金钏。当和国王擦身而过的时候,发出疾徐不均、左右不调、混杂的声音,国王听了,很是刺耳,厌恶道:“这种声音,扰得我头昏脑胀,真讨厌,把它次第脱下吧!”国王命令一下,宫女们次第解下身上的金钏,只余一钏时,再和国王摸擦,
发布时间:2022-01-18
衣救龙难海龙王经云。有四龙王。一名噏气。二名大噏气。三名熊罴。四名无量色。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海之中无数种龙。若干种行。皆因业报。或有大种小种。有四种金翅鸟。常食斯龙及龙妻子诸龙种类。愿佛拥护。令海诸龙常得安隐。于是世尊脱身袈裟。告海龙王。汝当取是如来袈裟。分与诸龙。皆令周遍。有值一缕者。金翅鸟王不能犯触。持禁戒者所愿必得。时诸龙王各心念言。是佛袈裟甚少。安得周遍大海诸龙。佛知龙意。告龙王言。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龙王各分如来袈裟。终不能尽。时海龙王取佛袈裟而自分作无央数百千段。与诸龙王。其衣如故。终不能尽。时诸龙王及龙妻子欣然大悦。自投佛前。同声说言。如来所语终无有二。授我等决至无为岸。吾等今
发布时间:2022-01-17
百和香中本无我,光透尘劳一一法。佛法本从空处起,炳然字义照太空。以此一香应发心,东方出日西方雨。我今稽首伐闍罗,是真离欲阿罗汉。——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二十七尊至第二百四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断业尊者铜像诗 偈世事清明时太平,英雄用武逢知音。车船大路皆通达,凭君加鞭满帆行。偈解太平盛世,一切事情善恶易辨,英雄在创业时自然能遇到知音。所有前行的路都很通畅,无论如何追求速度都不会有任何风险。此偈教导我们,在对人生的追求中又得知音相伴,因此应趁此时机,加快步伐,乘势前行,切不可在倦怠或是犹豫而贻误了大好时机。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赤脚而坐,浓眉卷发,双耳戴耳环,双手于身前
发布时间:2022-01-16
唐代佛教的发展,也对文学、艺术等方面带来不少影响。首先在文学方面,由于俗讲流行,创作了变文等作品。其次艺术方面,促使佛教艺术更有所推进。如在唐代东都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北魏时代就经营造像,有了相当的规模。唐代从高宗到武后时约五十年间(650—704),又在那里大加营造。雕造奉先寺大佛(连胁侍菩萨、罗汉、神王、力士,共九尊,俗称九龛洞),并于西山遍筑佛窟,且续开东山各窟。其大佛造像相貌端严,表情温雅,衣褶简洁,菩萨像装饰华丽细致,允称杰作。唐代造像在龙门而外,还于山西太原天龙山、甘肃天水麦积山、敦煌莫高窟、山东历城千佛崖、四川广元千佛崖等处开凿石窟,雕塑佛像。其中敦煌诸窟采塑各像,表情柔和,接近
发布时间:2022-01-15
百和香中本无我,光透尘劳一一法。佛法本从空处起,炳然字义照太空。以此一香应发心,东方出日西方雨。我今稽首伐闍罗,是真离欲阿罗汉。——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二十七尊至第二百四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舍遮独尊者铜像诗 偈日出东方一点红,万物沐浴阳光中。广施恩德人生喜,愿君耀祖又光宗。偈解日出东方映红一片天空,阳光普照沐浴世间万物。行善积德的人,人生自然一派喜庆,受人尊重而且能光耀门庭。此偈教导我们,人生应广施恩德,助人为乐,如此才能一切顺利,生活也会充满欢喜和快乐。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稍侧而坐,浓眉大耳,双手笼于袖中。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五百罗汉第贰佰叁拾伍尊舍遮独尊者,生
发布时间:2022-01-15
天然尊贵 不落阶级一语投机 如蜂得蜜曹溪一脉 枝分脉衍从此儿孙 雷驱电卷——憨山大师《青原行思禅师赞》青原行思禅师,唐朝吉州安城人,与南岳怀让、永嘉玄觉、荷泽神会、南阳慧忠等并列为六祖慧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其座下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传承至今不绝。行思禅师俗姓刘,安成武功山龙云乡坛洲人(今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乡坛洲村),系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裔。禅师幼敏悟,孝父母,具佛根,不食荤腥,十一岁即出家童行。及具足戒,离开安成,外出参方。二十四岁那年,时已出家十三载的行思禅师“闻曹溪法席盛化,径往参礼”。初礼六祖,行思禅师便问:“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六祖道:“汝曾作甚么来?”行思禅师道:“圣谛亦不
发布时间:2022-01-15
施衣得记贤愚因缘经云。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有婆罗门。见佛身衣有少破坏。即至家中。取一白氎。持以上佛。以用补衣。佛即受之。即与授决。汝于百劫。当得作佛。长者居士咸作是念。云何少施。酬以大报。世尊告曰。昔有大臣。请佛三月供养。佛即许之。有王名曰槃头。欲先请佛三月供养。佛告王言。吾先受大臣请。王告臣曰。佛处我国。吾欲供养。云卿已请。今可避我。我供养讫。卿乃请之。臣答王言。若使大王保我身命。复保如来。常住于此。复令国土。常安无灾。若使能保此诸事者。我乃息意。听王先请。王即告曰。卿请一日。我请一日。臣便可之。更互设食。各满所愿。尔时大臣。具办三衣。复为诸比丘众。作七条衣。人与一领。皆悉满足。阿难当知。尔时
发布时间:2022-01-15
造幡供佛百缘经云。佛在迦毗罗卫国。城中有一长者。财富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聘以为妇。其妇发大敬心。制造长幡。奉佛世尊。而为供养。其妇怀妊。足满十月。生一男子。端正殊妙。与众超绝。初生之日。虚空之中。有大幡盖。遍满城中。时诸人众。因为立字。号波多迦。年渐长大。出城游戏。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归辞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为逆。将诣佛所。便成沙门。精勤修习。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佛告比丘。昔有国王名槃头末帝。收取舍利。造七宝塔而供养之。时有一人作一长幡。悬着塔上。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地狱。畜
发布时间: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