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耶受训玉耶经云。给孤长者为子娶妇。女名玉耶。不以妇礼承事公姑夫婿。长者夫妻议言。子妇不顺。唯佛能化。遂请佛及僧至家。皆出礼佛。玉耶逃藏。不肯礼佛。佛即变化。令长者屋宅墙壁。皆如琉璃水精之色。内外相见。玉耶即出。礼佛忏悔。佛告玉耶。不当轻慢夫婿。女人身中有诸恶事。初生堕地。父母不喜。养育无味。心常畏人。父母恒忧嫁财。生相离别。常畏夫婿。产生甚难。小为父母所捡録。中为夫婿禁制。老为儿孙所呵。为妇之法。后卧早起。执于作事。凡有饮食。不得先食。夫婿诃骂。不得嗔恨。不得邪淫。夫婿出外。整理家务。常念夫善。不念夫恶。承事夫婿。谦逊顺命。夙兴夜寐。恭恪言令。口无逸言。身无逸行。有善推让。过则称己。诲训仁慈
发布时间:2021-08-20
十三世纪 金代彩绘木雕规格:100 x 29.4 x 25.6 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这尊金代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立像采用整木雕刻,菩萨头戴三叶宝冠,冠有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的重要标志。菩萨发髻高束,发绺披肩。脸型丰满圆润,面相端庄舒展,双目微垂、神态庄重。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菩萨袒露上身,斜披圣带,胸佩璎珞;下身着长裙,纹络简洁,手拈披帛,赤足立于莲花台座之上。单层莲花台座,莲瓣肥大饱满。整尊造像质朴简洁,形体健硕浑圆,流露出北方民族的写实风格。大势至菩萨,又称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势至。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发布时间:2021-08-20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七十三尊至第一百八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柒拾玖尊德顶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顶尊者铜像诗 偈莫叹年逝华发生,命主富贵好因缘。而今登上天堂路,层层高台入云天。偈解无须叹息生命短暂、年华易逝白发生,命中富贵是因为有好因缘,之后离世,也能升为天人。此偈教导我们,无论是人世间的年华易逝,还是荣华富贵,其实都是因缘际会所有,不必过于在意,反而应当关心生死大事,解脱烦恼。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而坐,左手执拄杖,右手自然放置膝
发布时间:2021-08-19
布金买地贤愚经云。须达白佛言。唯愿如来。降屈舍卫。使中众生除邪就正。世尊告曰。彼无精舍。须达曰。弟子能起。愿见听许。世尊默然。佛勅舍利弗共往。按行诸地。唯太子祇陀园地正得其所。宜起精舍。须达到太子所。白言。我今欲为如来起立精舍。太子园好。今欲买之。太子言。汝若能以黄金布地。令无空者。便当相与。须达使人。象负黄金。八十顷中须臾欲满。略欠少地。太子言。慊贵置之。答言。不也。自念金藏。何者可足。太子念言。佛必大德。能使斯人轻宝如是。乃令止勿出金。园地属卿。树木属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须达然之。即便施工。起立精舍。为佛作殿。别房住止。千二百人。凡百二十处。复自思惟。上有国王。应当奏知。即往白王。唯愿
发布时间:2021-08-18
绢本 设色 -作者 法眼赖圆纵217厘米 横95.8厘米(日)奈良东大寺藏《华严海会善知识曼荼罗图》,取材于《华严经》,表现的是善财童子为进入“法界”, 经历了54道“善知识”的参访,也就是修炼者自身知识圆满的过程。据唐代(618-907)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遍求法门要义,初参文殊师利菩萨,复游行南方,先参德云比丘,续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至第五十三参,再遇文殊师利,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此图即是描绘善财次第参访五十四位善
发布时间:2021-08-18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七十三尊至第一百八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柒拾捌尊善根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善根尊者铜像诗 偈黄粱美梦到苏州,风花雪月易到头。不如站稳脚下路,双手勤奋写春秋。偈解黄粱美梦终是一场虚幻,荒诞享乐定不会长久。不如脚踏实地勤奋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此偈教导我们,心怀幻想,沉溺于风花雪月之事不能自拔。切记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只有勤奋务实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漠然静坐,左手结印,右
发布时间:2021-08-17
须达见佛贤愚经云。舍卫国王有大臣名须达。居家巨富。赈济贫乏及诸孤老。因名给孤独。为儿娶妇。到王舍大城中大臣护弥家。宿其家。大设供具广办饮食。须达问言。长者今暮躬自执劳。营办饮食。欲请何人。答言。请佛及僧。须达闻佛僧名。心情悦豫。问言。云何名佛。答言。净饭王子悉达。初生之时即行七步。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见老病死苦。出家修道。六年苦行得一切智。故名佛也。又问。云何名僧。答言。佛成道已。梵天劝请说法。为憍陈如五人转四真谛。漏尽结解。便成沙门。能为众生。作良福田。故名僧也。须达闻已。即生信心。企望至晓。当往见佛。至晓。到世尊所。世尊知须达来。出外经行。须达见佛犹如金山。相好威容。俨然昞著。倍
发布时间:2021-08-16
行策大师,字截流,俗姓蒋。父亲蒋全昌,是江苏宜兴一带老一辈的儒者,与憨山德清大师为友。憨山大师圆寂后三年,时为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有一天晚上,蒋全昌梦见憨山大师进入室内,而生下儿子,因此将他命名为梦憨。等到行策年纪稍长时,父母亲相继逝世,于是发起出世修行的志愿。大师年二十三岁,在武林(浙江杭州)理安寺箬庵问公的座下出家,修不倒单达五年之久,因而顿然彻悟诸法之本原。问公往生后,行策便住在报恩寺,遇到同参的息庵瑛法师,劝他修行净业。后来,又遇到钱塘樵石法师,引导他学习天台教义。于是和樵石一同进入净室,修习法华三昧,宿世的智慧因此顿时通达,穷究彻悟了天台教义的精髓。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
发布时间: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