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七十三尊至第一百八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柒拾伍尊爱光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爱光尊者铜像诗 偈拱手顶礼智慧僧,保君平安寿延长。多种慈悲结福天,来生定生兜率天。偈解恭敬礼拜爱光尊者,可得其护佑而使寿命延长。多行善积德,广结福缘,来生升往兜率天。 此偈教导我们,应当礼敬诸佛菩萨贤圣僧,诚心诚意,必定能够满自己所愿。如果体质不佳,应常念此尊名号,必复得长寿。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安然静坐,双手执太极画卷,天庭饱满,大耳垂肩
发布时间:2021-08-11
阿难尊者立像-十三世纪 镰仓时代彩绘木雕-像高:65 cm京都泉涌寺旧藏 释迦牟尼佛雕像群附属之一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从阿难尊者站立的姿势看,这是一组雕塑中的一尊,似侍立在佛陀右侧的阿难尊者像。阿难尊者面相丰满圆润,衣饰华丽,造型俊朗端庄。眉清目秀,气质高贵。鼻挺小嘴,眼似青莲华,专注前方,深邃睿智,神态安详娴静,表情极为传神。圆圆的头形,圆圆的身躯,一切都是那么圆润圆满。身披中式袈裟,下着长裙,衣饰领口和袖口及裙摆等边缘处均饰有精美的花纹。衣衫厚重,自然流畅。雕工细腻,精美绝伦。身体微微偏向左侧,双手当胸合掌恭立。整尊雕像透出智慧、慈悲、安详、高贵之气质,很好的表现了阿难尊者俊秀庄严,智慧慈悲
发布时间:2021-08-11
认子释疑庄严经云。时佛入宫。坐于殿上。王及臣民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为说法度无数众。耶输陀罗携罗睺罗来。稽首佛足。瞻对问讯。而白佛言。久违侍奉。旷废供养。时诸释种眷属。皆有疑心。太子去国十有二年。何从怀孕生罗睺罗。佛语父王及诸群臣。耶输陀罗守节贞洁。清净无有瑕疵。若不信者。今当取证。尔时世尊化诸比丘。皆悉如佛。相好光明等无差异。于时罗睺罗年已七岁。时耶输陀罗即以指印信环与罗睺罗。而语之言。是汝父者。以此与之。罗睺罗应时。直诣佛所。以印信环而奉世尊。王及群臣咸皆欢喜。叹言。善哉。罗睺罗真是佛子。佛语父王及诸臣曰。从今已后。无复怀疑。此吾之子。缘吾化生。勿咎耶输陀罗也。尔时世尊为王说法。即时得道。群
发布时间:2021-08-10
孝文帝(471—499)时,迎像、度僧、立寺、设斋、起塔,广作佛事,并提倡《成实》、《涅槃》、《毗昙》等佛教义学,师事通晓《涅槃》、《成实》的学者道登。又敬信佛陀扇多,替他在嵩山立少林寺,与以供给。在鸠摩罗什所居旧堂建三级浮图,访求罗什后裔。孝文帝还允许了昙曜的申请,令以所掠得的青齐地方的人民等,每年输谷六十斛入僧曹以为僧祇户,其谷即称僧祇粟,作为赈饥及佛事之用。又以一些犯了重罪的人和官奴为佛图户,以充寺院的杂役和耕作等事。这些措施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流弊。其后宣武帝(499—515)时大兴佛教,有不少外国僧人来到洛阳,帝为立永明寺,房舍一千余间,共住外国沙门千余人,其中有著名的
发布时间:2021-08-10
2021年8月9日,农历七月初二,乃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莲池大师,明代高僧,杭州仁和人,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晚年居云栖寺,所以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大师”。他一生精修净业,广弘念佛法门,风化被于一代,是自永明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集大成者,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其崇高的地位,被推为莲宗第八祖;又和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莲池大师著述宏富,主要代表作有《阿弥陀经疏钞》、《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辩》,全集称为《云栖法汇》,有金陵刻经处刻本。其中《竹窗随笔》乃大师晚年的随笔文集,内文收录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427篇(
发布时间:2021-08-10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七十三尊至第一百八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柒拾肆尊善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善意尊者铜像诗 偈人生欢少苦恼多,对酒当歌意如何。推心置腹谁领会,壮盛年华尽蹉跎。偈解人生在世总是少欢乐多苦恼,对酒当歌也只是暂时释放而已。无奈推心置腹谁领会,壮盛的岁月就这样虚度了。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我们因为无所作为而苦恼,即使对人推心置腹,却也无人理解,很多美好的时光就这样白白流逝了。其实,只要身体健康平安,勤劳做事,内心也能富足安定。尊
发布时间:2021-08-09
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旱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蜂虿。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出身望族 孝深识广莲池大师(1535—1615),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身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明生死事 寄心净土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为何天天念佛?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无病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或长坐不卧,夜以继日。送亲别爱 出家修行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
发布时间:2021-08-09
请佛还国庄严经云。时父王闻子得道。已经六年。语优陀夷言。汝今可往。请佛还国。离别已来十有二年。思欲一见。优陀夷受教。即诣佛所。具述王意已。愿为沙门。得阿罗汉道。世尊思惟。尔乃还国。当度父母。即语优陀夷。汝宜先往。现十八变。王大欢喜。即勅群臣万民。出城四十里。奉迎如来。世尊威仪端严自在。父王白言。离别多年。今得相见。大臣百官。稽首作礼。见诸沙门。亲近侍从。即勅国内豪族。选五百人。度为沙门。侍佛左右。佛弟难陀。亦为沙门。难陀所使。名优波离。前白佛言。人身难得。佛法难值。诸尊贵者皆弃世荣。我身卑贱。何所贪乐。惟佛慈悲。愿见救度。许为沙门。佛言。善来。度为沙门。随例而坐。难陀作礼。到优波离不礼。佛告难
发布时间: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