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大法华严经云。尔时如来始成正觉。在寂灭场。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一时围绕。如云笼月。是时如来现卢舍那身。说圆满修多罗。名为顿教。此经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说世主妙严。如来现相。普贤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句号。四圣谛。光明觉。菩萨问明。净行。贤首。升须弥山。山顶偈赞。十住。梵行。发心功德。明法。升夜摩天。夜摩偈赞。十行。十无尽藏。升兜率天。兜率偈赞。十回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阿僧祇。寿量。菩萨住处。佛不思议。十身相海。如来随好。普贤行。如来出现。离世间。入法界等品。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乃至普照一切大地。但山有高下。照有先后。如来出现世间。亦复
发布时间:2021-07-01
南朝历代的佛典翻译,相继不绝。这在刘宋的前半期,已相当发达;到了齐、梁二代,佛教虽更隆盛,而译事反有逊色;进入梁末陈初,由于真谛的伟绩,发展了南朝的译业。宋代从西土东来的译人,有罽宾的佛陀什、昙摩蜜多、求那跋摩,西域的畺良耶舍、伊叶波罗,印度的僧伽跋摩、求那跋陀罗等。中土的译人,有西凉的智严,凉州的宝云、沮渠京声,幽州黄龙的昙无竭(法勇)等。其中佛陀什于景平元年(423)七月来到建康,应道生、慧严诸僧之请,在龙光寺译出弥沙塞部的《五分律》三十卷。至此完成了汉地流行的四部广律(《十诵》、《四分》、《僧祇》、《五分》)的传译。畺良耶舍于元嘉元年到建康,在钟山道林寺译出《观无量寿佛经》、《观药王药上
发布时间:2021-07-01
诸天赞贺普曜经云。于是欲界天王见于如来坐于树下。神通以达。所愿具足。降魔怨敌。竖大幢幡。无极大仁。为大医王。疗众疾患。无极师子。若于恐惧。衣毛不竖。调和心意。灭除三垢。成三达智。越于四渎。执一道盖。救护三界。清净梵志。为弃众恶。则为比丘。除诸愚冥。何谓沙门。越于六径。广学无限。名曰博闻。德消尘劳。成为勇猛。度于彼岸。所谓力者。成十种力。具足法宝。见于如来。坐于树下。成无上道。于是净居诸天。梵迦夷天。善梵天。化自在天。无憍乐天。兜术天。焰摩天。忉利天。及四天王。虚空大地神天。供养世尊普悉庄严。一切天地。散花烧香。竖诸幡盖。归命至尊。以偈赞曰。坚固如金刚。志强不可毁。正使肌肉消。骨髓尽无余。若不成
发布时间:2021-06-29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四十一尊至第一百五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伍拾叁尊光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曜尊者铜像诗 偈君本谪星多艺才,时运享通春风来。青春年华当珍惜,好看繁花似锦开。偈解本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多才多艺,而眼下正时运亨通,如沐春风。所以更应抓紧机遇,珍惜时光,以使生活繁花似锦。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处于时运大好,正是春风得意之际,切记要珍惜时光,不可陶醉自满,应乘着大好时机,不懈努力。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寂然而坐,双手托寿桃,额头
发布时间:2021-06-28
释迦牟尼成佛不久,波斯匿王即位,成为恒河中游憍萨罗国的统治者。波斯匿王即位不久,即展示国威,向邻邦迦毗罗卫国强索公主为妃,否则扬言以武力相向。释迦族的王室受到这样的胁迫,大家都哗然大怒,纷纷说:我们尊贵的血统,怎可和他们卑下之族通婚?但现实的情况是,迦毗罗卫国地小力薄,国力远不敌憍萨罗国,所以也有务实者持赞同意见。在正、反双方意见僵持不下时,王室成员之一的摩诃男,出了一个主意,将他家中一位婢女的漂亮女儿,假冒成自己的女儿嫁了过去。波斯匿王很满意这位从迦毗罗卫城来的妃子,立她为皇后。不久,皇后生了一个十分端庄的儿子,深得波斯匿王的宠爱。波斯匿王将这位儿子取名为毗流离,并在朝廷上正式立为太子。流离
发布时间:2021-06-28
成等正觉普曜经云。菩萨坐于树下。已降魔怨。成正真觉。建大法幢。度脱三界。默坐树下。示现四禅。为将来学。修道径路。意已清净。成一禅行。静然守一。专心不移。成二禅行。已净见真。成三禅行。心不依善。亦不附恶。无苦乐志。正在其中。寂然无变。成四禅行。是谓无为。度世之道。以弃恶本。无淫怒痴。生死已除。种根已断。无余载蘖。所作已成。智慧已了。明星出时。廓然大悟。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得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之法。得佛道意一切知见。是实微妙。甚难得也。昔锭光佛时。莂我为佛。名释迦文。今果得之。从无数劫。勤苦所求。适今成耳。自念宿命。诸所施为道德慈孝。仁义礼信。中正守真。虚心学圣。柔弱净意。行六度无极。
发布时间:2021-06-28
南朝佛教,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佛教。南朝各代对于佛教的态度,大略与东晋相同,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宋诸帝中,文帝(424—453)最重视佛教。他听到侍中何尚之等告以佛化有助于政教之说,即致意佛经,后来常和慧严、慧观等论究佛理。又先后令道猷、法瑗等申述道生的顿悟义。孝武帝(454—464)也崇信佛教,尝造药王、新安两寺。先后令道猷、法瑶住新安,“使顿渐二悟义各有宗”并往新安听讲。孝武帝还信任僧人慧琳,使他参与政事,世人称为“黑衣宰相”。萧齐帝室也崇信佛教,就中武帝(483—493)子竟陵文宣王萧子
发布时间:2021-06-28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四十一尊至第一百五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伍拾贰尊梵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梵胜尊者铜像诗 偈人生道路本康庄,唯有小人倍跳梁。功成名就终有日,甜酸苦辣味味尝。偈解人生的道路本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却总有小人兴风作浪。待尝遍人生百味,仍然会功成名就。此偈教导我们,人生之路难免会遇到坎坷和他人的阻挠,以至生活工作出现一些本不该有的苦辣酸甜,我们只需要固守本分,做好自己,终有一天可以功成名就。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欣然而坐,
发布时间: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