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王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玄奘法师开始作回国的准备,整理装好经书、圣像。各位高僧知道了这件事,都来挽留法师,说道:”印度是佛降生的地方。佛陀虽然已经迁化,但圣迹都在,巡游礼赞,足以安乐一生,为什么还要回去而舍弃这里呢?再说,支那国乃是边远恶地,轻蔑人才,贱视大法,所以诸佛都不在那里降生;志量狭小,罪孽深重,圣贤因此不前往那里。气候寒冷,地理险恶,又有什么值得怀念呢!“玄奘法师回答:”佛陀创立宗教,重在弘扬法义,岂能自己浸润佛法而抛弃那些尚未觉悟的人。况且大唐人才济济,法度清明,君圣臣忠,父慈子孝,贵仁尚义,尊老爱贤。此外,国人的见识洞察幽微,智慧遥契神灵。体察天道,以身作则,七耀
发布时间:2021-01-30
2021年1月30日,农历腊月十八,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诞辰纪念日。太虚大师,俗姓吕,乳名淦森,清光绪十五年(1899)腊月十八日出生。光绪三十年(1904),大师十六岁,于苏州小九华寺出家,后依宁波天童寺寄禅老和尚受具足戒,与圆瑛法师私交甚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师在西方寺阅读藏经,读《般若经》而有悟境。宣统元年(1909),太虚大师游学于杨仁山主持之祇洹精舍,在南京从杨文会居士学《楞严经》,后又就苏曼殊学英文,与欧阳渐、梅光羲同学。因受时代思潮激发,遂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宣统三年(1901),大师赴广州弘扬佛法,被推为白云山双溪寺住持。民国元年(1912),国民
发布时间:2021-01-30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禅师2021年1月29日,农历腊月十七,净土宗十二祖红螺山资福寺彻悟禅师圆寂纪念日。大师基于儒学,在佛法修学上博通性相二宗、参究禅门要旨,持戒奉经,最终归心净土而圆成伟业,成为净土宗名盛一时、影响千古的一代宗师。出家彻悟大师(1741—1810年),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发出世志。病患痊愈后,到房山县,投三圣庵荣池老和尚剃发,后受具足戒。参学后参学诸方,听隆一法师讲《圆觉经》。晨夕研究诘问,精寻奥义,《圆觉》全经的
发布时间:2021-01-29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七十三尊至第八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捌拾捌尊观行月轮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观行月轮尊者铜像诗 偈古刹山门向南开,心不虔诚莫进来。殷勤奉上香一炷,万事平安无祸灾。偈解深山古寺的佛门向南而开,心若不虔诚不必入内参拜。经常诚心地奉上一炷香,可保平安无祸。此偈教导我们,礼佛、拜佛时至诚恭敬心最重要。须知心诚则处处是佛,与人为善,多慈悲心,多结善缘,如此才能万事平安、无灾无祸。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超然静坐,双手于胸前合抱法轮,浓眉浅
发布时间:2021-01-28
尼乾教徒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这时玄奘法师要前往乌荼国,便找到小乘所著的《破大乘义》七百颂。玄奘法师推寻省察尚有几处疑问,对被他降伏的婆罗门说道:“你听过这《破大乘义》吗?”这位婆罗门回答道:“曾经听过五遍。”玄奘法师要他讲解。婆罗门说道:“我如今是奴仆,岂能给您讲解?”玄奘法师说:“这是他宗学说,我未曾见过,你但说无妨。”婆罗门说道:“如果这样,请等到夜间我为您讲说,我担心外人知道您跟奴仆学习,有损法师声誉。”到了夜间,玄奘法师摒去其他人,让婆罗门讲解一遍,玄奘法师就完全理解了论旨。于是找到错谬之处,用大乘教义破斥它,撰写了一千六百颂,名为《破恶见论》。玄奘法师将《破恶见论》呈送给
发布时间:2021-01-27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七十三尊至第八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捌拾柒尊方便法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方便法藏尊者铜像诗 偈车行大道船行河,各人因缘各人遇。冰山朽木靠不住,自己双手能耐多。偈解车在马路上行驶,船在河道中行驶,人也各有各的因缘。冰山易融化,朽木不可雕,这两者都是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具备各种能耐。此偈教导我们,寄生于他人,以致毫无技能和特长。须知人各有因缘,只有走自己的路,依靠自身的双手,抓住自身的机会,才能在收获的同时磨练自己生
发布时间:2021-01-25
后汉末期汉地对于佛教的信奉,首先是宫廷的奉佛。由于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技已受到皇室崇奉,佛教初传入汉土,适逢其会,一方面它的教理被认为“清虚无为”,可和黄老之学并论;一方面“佛”被认为不过是一种大神。而且中土初传佛教的斋忏等仪式,效法祠祀,也为汉代帝王所好尚。如《后汉纪》有关于楚王英的记载说:“英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喜黄老,修浮屠祠。”明帝永平八年(65年)诏令天下死罪可以纳缣请赎,楚王英奉送缣帛以赎愆罪,明帝答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有何嫌惧而赎其罪?”可见佛教在当时只当作祠祀的一种。到了桓帝时,更在宫禁中铸黄金浮图(浮屠)、老子像,亲自在濯龙宫中设华盖的座
发布时间:2021-01-25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印光大师为人严厉高洁,一生发愿不当住持,不收出家徒弟,却唯独接受弘一大师为弟子,这绝非偶然。▲弘一大师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辞民国七年春,徐蔚如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师文钞》,在佛教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一年的大势至菩萨圣诞日,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师。随着《印光法师文钞》的出版,弘一法师应好友吴建东居士和张云雷居士之请,为文钞题词,称赞印光老人的文钞如日月当空,普
发布时间: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