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回国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玄奘法师要辞行回国,戒日王说道:“弟子正要同法师一起阐扬佛法,为什么又急着回去呢?”玄奘法师因而又停留了十多天,鸠摩罗王也同样殷勤,对玄奘法师说道:“法师如果能住在弟子那里接受供养,定当为法师建造一百座佛寺。”玄奘法师看到诸位国王固执己见,就向他们倾诉苦衷,说道:“支那国距此遥远,很晚才听闻佛法,虽然略沾梗概,却不能备悉原委,为此我才远游异域,访求佛法。如今能够得偿所愿,都是由于本国诸位贤士思慕深切所致啊,因此不敢片刻忘怀。佛教上说:‘障碍他人学法,必定生生世世遭受没有眼睛的报应。’就会使无数修行人失去听闻佛法的利益,无眼的报应岂不使人畏惧!”戒日王说道
发布时间:2021-03-01
元宵节共团圆the Lantern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2021年2月26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古人称夜为“霄”,因此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这一天不仅要全家团圆,吃元宵(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也意味着农历新年真正的过完了。在我们举家团圆吃着甜美的元宵时,你们知道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而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则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
发布时间:2021-03-01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八十九尊至第一百零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玖拾柒尊具寿具提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具寿具提尊者铜像诗 偈性本机智形滑稽,怒骂嘻笑含玄机。粲然一笑泯恩怨,天下太平少是非。偈解虽然外形滑稽却内藏智慧,嬉笑怒骂皆含有玄机。性格开朗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就会天下太平、少有是非。此偈教导我们,有的人看上去谈吐尖锐,实则为人豁达,这样往往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安享清雅悠闲。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欣然而坐,左手抚膝,右臂朝天高举,神情开朗滑稽,
发布时间:2021-02-24
无遮大施唐沙门释慧立 释彦悰撰高永旺译注玄奘法师先前已经辞别那烂陀寺诸位高僧,并取得佛经、圣像,辩论大会结束后十九天法师就向戒日王辞行,准备回国。戒日王说道:“弟子继承宗庙,成为天下之王,三十多年来,常常忧虑福德不能增广,夙因不能相续,所以积集财宝,在钵罗耶伽国两河之间设立大会场,每五年都要召请五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及贫穷孤独者,举办七十五天的无遮大施。已经举办过五次大会了,如今正要举办第六次大会,法师何不暂时留下来随喜观看。”玄奘法师回答道:“菩萨行道,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善本。大王尚且不吝惜财宝,玄奘岂可不稍作停留,愿随大王前去。”戒日王很高兴。到第二十一天,玄奘法师和戒日王等出发前往钵
发布时间:2021-02-23
2021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是净土宗七祖省常大师圆寂纪念日。省常大师一生自觉觉他,以血书经,结净行社,弘传净土,几十年如一日。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信愿深切、持佛名号,堪为后世念佛人实修之楷模。省常大师(959—1020),北宋著名高僧,净土宗第七代祖师。俗姓颜,字造微,浙江钱塘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大师天资聪慧,七岁便具足出家因缘,由家亲送往寺院礼师剃度出家,时为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其后经历了十年的沙弥生活,到北宋开宝八年(975)十七岁时,发大菩提心,于诸大德戒师处求受三坛具足大戒,其后精进修持,戒行谨严。大师用心研学《大乘起信论》等诸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并探
发布时间:2021-02-23
2021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一,是南朝来华高僧、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真谛三藏圆寂纪念日。真谛三藏(499—569),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原名拘那罗陀(华言亲依)。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他以弘道为怀,泛海南游,止于扶南国。梁武帝大同年间,派直后(官名)张汜送扶南国的使者返国,访求名德和大乘诸论、《杂华》等经。彼国乃请真谛三藏来华,师欣然同意。大同十二年(546)八月,三藏带着经论梵本二百四十夹,到达南海郡(今广东省南部),当时他已年垂五十了。随即北上,沿途停留,至太清二年(548)八月才到建业,武帝深加敬礼,使住宝云殿。可惜,刚要开始从事翻译,即发生侯景之乱,不果所愿,乃往
发布时间:2021-02-22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八十九尊至第一百零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玖拾陆尊神通亿具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神通亿具尊者铜像诗 偈少年得志早发科,明月清风奏凯歌。百尺竿头再进步,长江后浪逐前波。偈解少年得志榜上有名,明月清风也为之奏响凯歌。即使功名事业已有成就,也仍需努力,百尺竿头理当更进一步。此偈教导我们,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无论做什么都十分顺利,但切莫因此自满,应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静坐,右手持如意,左手执胸前结印,隆额长眉,神态悲悯
发布时间:2021-02-21
久远劫前,当时释迦牟尼佛尚未成道,只是一位婆罗门修道者,住在雪山中,每天渴饮泉水,饥食山果,独自习禅,被称为“雪山大士”。因为世间没有佛法,他精勤求取大乘经典,却未能得闻诸佛教法。雪山大士超乎寻常的修行引起了三十三天的天子们的注意,他们一致赞叹,叹为希有,共相议论,谓此人真是了不起,将来必定有莫大的成就。唯有释提桓因(即帝释天)十分谨慎地说:“现在正当无佛之世,修行人真正发无上道心是非常不容易。我曾经见到过许多众生,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挺像样的,可是一遇到些许顺逆因缘,便动摇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未必就靠得住,让我们一同去考验他一番吧。”三十三天的诸天子听罢,也都点头称是。于是释提桓因摇
发布时间: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