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唐·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清明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所以《岁时百问》是解释清明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这不仅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人心中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节俗文化多围绕着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两大主题展开除此之外,还有插柳戴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闲趣闹趣,流传于今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早春之花已谢,白桐花才开始绽放清芬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无法忍受强烈阳光而躲回洞穴喜爱阳光的鹌鹑类小鸟开始活跃象征着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三候虹始见这段时间雨量渐增,且多电闪雷鸣雨后的天空也常能看到彩虹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
发布时间:2024-04-04
富楼那也会运用神通,在频婆娑罗王被他儿子囚在狱中的时候,富楼那和目犍连就曾奉佛陀的慈命,从空中飞进狱中,为王说法并授八戒。频婆娑罗王是摩揭陀国的国王,在印度诸王中,是第一个皈依佛陀的,后来提婆达多挑拨他的太子阿阇世,把他囚在狱中,不给他饮食,想把他饿死,阿阇世就可以继承王位。频婆娑罗王被囚在狱中,阿阇世不准人送饮食给他,他虽然养了如此忤逆的儿子,但他并不怨恨,心中总是安慰自己,这是过去的因缘。他越是受到艰危困苦,就越想到佛陀说过的话:天地、日月、须弥、大海,没有不变易的时候,有成必有坏,有盛必有衰,有合必有离,有生必有死,有乐必有苦,有喜必有忧。世间上没有永久不变的快乐,唯有苦才是绵绵无尽期。
发布时间:2024-04-0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六十九尊至第四百八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柒拾肆尊劫宾那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劫宾那尊者铜像诗 偈立志虔诚意力强,风云咤叱称豪强。奇勋大业若等闲,看乘高驷上高堂。 偈 解真心实意地确立自己的志向,毅力坚定,毫不动摇,则可在风云际会之时,取得惊人的成就。即使是奇勋伟业,也可手到擒来,毫不费力。此偈教导我们,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努力,认清目标之后,当意志
发布时间:2024-04-01
有一次,富楼那经过一个村庄,他对田里工作的农夫说:“你们耕水田、种粮食可以资养色身,我教你们耕福田资养慧命的方法好吗?”“耕福田养慧命是用什么方法呢?”农人们问。“信仰佛教,奉事三宝,对于沙门要恭敬,对于病人要看护,慈善公益的事业要热心,堂上双亲要孝顺,对于乡邻要隐恶扬善,不要乱杀生灵,这都是耕种福田最好的方法。”众农人合掌问讯,大家都愿意接受富楼那的教示。富楼那没有固定的住处,布教也没有固定的方法,有时在露天公开演说,有时到家中个别访问,有时候唱歌赞美佛陀,有时示现神通启发人的信仰,就因为如此,佛陀的教法很容易让众生接受。
发布时间:2024-03-31
说法第一的富楼那,是一位伟大的布教家,佛陀对众生施教的方法,他都能善于运用。“方便说法”、“应病与药”、“观机逗教”、“事理圆融”,可以说,富楼那已得到佛陀说法布教的三昧了。富楼那知道,所谓说法布教,完全是为了众生而非为了自己,说法是说给众生听的,不是说给自己听的。高深玄妙的道理,除了少数上根的人,能透彻体悟;大众之前,富楼那总是说人能接受的道理。对不同的人,观机说法,是富楼那的特长。他见到医生的时候,就会对医生说道:“医生可以替人医治身体上的病痛,但心里的贪瞋痴大病你们有办法医治吗?”“尊者!医生只能医头痛、肚痛、脚痛等身体上的疾病,心里的大病没有办法,您有办法吗?”“有!”富楼那肯定的答道
发布时间:2024-03-26
因为观世音菩萨和娑婆世界的众生最有缘,尤其和我国的众生更加有缘,所以常常在我国示现救度众生。在唐朝的元和年中,观世音菩萨示现于陕西化为一位很美丽的姑娘,每日手提著鱼篮,在人群中往来卖鱼。当地的很多青年看她那么美貌,都在追求她。这位姑娘就对他们说:“我只有一个人,而你们追求我的人那末多,叫我怎么办呢?那么就这样吧!如果有人在一夕的时间,能背诵普门品的,我就许配绐他吧!”因为这许多青年都想求得这位容姿殊绝的姑娘,于是大家都认真的背诵。结果在一夕之间能背诵普门品的,竟有二十人之多。这位姑娘说:“我一个人也不能许配你们二十个人呀!那末大家就再背诵金刚经吧!”于是这二十个青年又认真的背诵金刚经,在一夜之
发布时间:2024-03-2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六十九尊至第四百八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柒拾叁尊大炽妙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大炽妙尊者铜像诗 偈建勋立业勤为本,清心洁品廉作铭。无私奉公循大法,常作世间平安身。 偈 解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以勤奋为根本,而且要心地洁净,品行清廉。遵循无私奉公的原则,则可事情顺利,身心平安。此偈教导我们,如果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需要做到:一是勤奋不懈,努力不怠;二是人品
发布时间:2024-03-23
富楼那弘法行脚的生活,像浮萍似的在人海中飘游,他没有一定的住处。白天,在大街、小巷、广场,随缘弘化;晚上在山间、林中,或是水边独自静坐。像行云,像流水,富楼那到处为家。有时,为了使佛法常住,他也发动建立精舍讲堂,但精舍讲堂的建成,他从没有看作是自己私有的财产。有德者居之,每当精舍完成时,富楼那又行化到他方。富楼那不私蓄金银,他除了三衣、钵、具以外,身边没有别的东西,我们不要看表面,不要看物质,除了物质表面以外,富楼那有的是无量的功德智慧法财。不知有多少众生,因得到他的法财而丰富了人生,成就了生命永恒的事业。富楼那对于衣食从未挂心和计较,三衣是染色的;托钵行化,则不分贫富,不择好坏,只要肚子填饱
发布时间: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