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三十三尊至第四百五十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肆拾貳尊观无边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观无边尊者铜像诗 偈要想乘凉多栽树,要想吃果常护花。夜枭专递不瑞信,春燕只巢吉祥家。偈 解要想在树下乘凉得先栽树,要想收获果实得经常护理花朵。夜枭常常带来不好的信息,春燕只在吉祥的人家筑巢停歇。此偈教导我们,老老实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劳动,才是人生的根本。果实来于栽种,富足来于布施
发布时间:2023-10-30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舍利弗和目犍连就皈依佛陀,从他们皈依佛陀起,目犍连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则站在佛陀的右面。除去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弘化,就一直不曾离开过佛陀。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尽诸结漏,断除烦恼,而目犍连只有七天的时间,即尽结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的神通智波罗蜜。目犍连身材颀长,方脸大耳,面容表现出坚毅的神情,他很乐观,很勇敢,常为正义的事打抱不平。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连被推为神通第一,就是因为他在教化中常显神通,佛陀虽不许弟子显异惑众
发布时间:2023-10-2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三十三尊至第四百五十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肆拾壹尊乐说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乐说果尊者铜像诗 偈千人自有千人面,万人更有万人心。凡人只能面对面,圣贤方能心对心。偈 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地。凡夫只能简单地从外表判断人的善恶,而圣贤则能洞察人心,直指人的本质。此偈教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千差万别的外在表现,但是众生皆有的佛性却是一样的。尊
发布时间:2023-10-27
舍利弗涅槃以后的七日,均头沙弥把他的遗骨荼毗,然后请回到佛陀说法的地方,把一切经过告诉阿难,阿难流着泪,带着均头,详细的报告佛陀,佛陀默默的听。均头报告完毕,佛陀见阿难很悲伤,便问道:“阿难!你为什么悲哀挂念?难道舍利弗涅槃不可贵吗?难道他接受我的教法,把我的真理带走,没有留下来吗?”阿难恭敬合掌回答道:“不是!佛陀!我不是这样的悲哀挂念,尊者舍利弗奉持戒仪,智慧很高,善于说法,勇于布施,永远是那么热忱的为教工作,这不但我们知道,众生都是赞叹称道的。想到现在尊者舍利弗既然不在,为了正法的流布,为了千万年后的教团,受他早于涅槃的影响,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哀挂念,我想也是大家的悲哀挂念。”佛陀知道这
发布时间:2023-10-25
有一天,一道灿烂的祥光忽然照射到天宫来,宫中的王子碧罗知道这是佛陀将说法的预兆,不敢犹豫,随即乘上这道祥光,顷刻间已到达祇树给孤独园。王子礼拜过佛陀,合掌恭敬地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普天下的人都满怀希望,希望自己健康,没忧愁,没病患;又希望儿孙满堂,高官显爵;又希望穿好吃好……只是伸张着双手等待。其实,哪有不劳而获的呢?一个不肯劳动的人,不是永远得不到收获吗?他们所承受到的,反而苦比乐多。佛陀!您看,广大无际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获得所希求着的快乐和平安呢?”佛陀赞许着答道:“你问得是,求福报有它的方法,假如求得不合法,当然不能得到。你要知道,不管天上人间,自己所做的好坏事,
发布时间:2023-10-25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白居易《岁晚》霜降节气与之前的寒露相比气温骤降,昼夜温差也进一步增大水汽凝华成白色冰晶,称之为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诗经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早起一眼望去,白花花一片秋水长天处,万物萧瑟时也多了一种清静旷远之美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豺是一种祭兽,到了霜降之时把猎杀其他的兽类摆放在四面看起来就像是在进行祭祀一样二候草木黄落伴随着霜冻的捶打,草叶逐渐枯萎变黄随着寒风的摇动,从枝头飘落三候蜇虫咸俯寒气越来越重,蛰伏的昆虫都垂头搨翼不再外出觅食,进入了冬眠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所以
发布时间:2023-10-2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四百三十三尊至第四百五十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肆拾尊精进辨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精进辨尊者铜像诗 偈远看人物更崇高,远看山峰愈渺小。人与山峰岂能比,只因云遮霁缭绕。偈 解从远处观人,人显得很高大;从远处望山,山却显得很渺小。人与山峰怎么能够相比呢,只是因为云层遮蔽,烟雾缭绕,才造成这种与事实颠倒的情况。此偈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人看事往往缺乏深透的眼光,
发布时间:2023-10-23
舍利弗的母亲和家人走后,他对沙弥均头道:”你到那边的房间去,我一个人在这里就好。”舍利弗回来涅槃的消息传遍村庄的时候,已是半夜三更,但住在邻近皈依过佛陀的人都聚集而来,甚至王舍城中阿阇世王闻讯,也带领很多大臣赶到,大家都要见尊者最后一面,向他问好,并听他最后的说法。均头引大家坐在一个地方等候,告诉他们等尊者休息一会再见。更深夜静,舍利弗的静室中亮着一盏灯光,除此,一点声音也没有。东方发出晨曦,黎明渐渐到来,舍利弗喊均头的名字,问道:”有些什么人来了吗?””是的!听到尊者要入涅槃而来求见的人很多,阿阇世王也来了。”均头回答。”他们很希望能见到尊者。””那么,你去把他们请来。”均头出来告诉大家,说
发布时间: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