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现双足处胎经云。尔时世尊还摄威神。在金棺里寂然无声。诸天烧香散花供养。大迦叶从摩伽提国。将五百弟子。来至佛所。闻佛今日灭度。悲啼号泣。不能自胜。世尊以天耳闻迦叶来至。即从棺里双出两足。迦叶见之。手捉摩扪。啼泣不能自胜。迦叶而说颂曰。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无生亦无死。此灭为最乐。佛所教化人。所度已周遍。我行道迥绝。深恨不见佛。法界悉皆空。色身亦当尔。无有老病死。无为无所生。住寿百恒沙。亦当归灭度。况我天尊师。处世着秽污。时迦叶及五百弟子。皆绕金棺七匝。在一面立。阿难捉棺西北角。难陀捉棺东北角。诸天在后。共举金棺。去双树四十九步。安厝金棺。诸天人民以牛头旃檀香积金棺上。诸梵天王。释提桓因。将诸
发布时间:2022-05-09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天,边境上的界河水深波涌。少年守着二人的货物,舅父先行过河。岸旁一户贫穷人家,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舅父叩门表明身分之后,母亲示意女儿拿家中污损的旧澡盘来交换几颗珍珠。女儿将澡盘恭恭敬敬递上,母女二人屏息以待。澡盘年久垢深,乌黑油腻,混杂着屋里寒酸简陋的气味。经历人生风浪、成熟练达的商人,他早已学会不依肤浅的表相去判断价值──抽出防身短刀,使力刮开积垢,探究本质。“紫磨金!”他险些惊叫出声。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宝贝啊,为何沦落在这户不起眼的人家?人生的尘浪,其实也早就掩埋了他曾经天真正直的宝贵心灵。他假装毫不在乎,不动声色地随手将澡盘扔掷在地。“真是,
发布时间:2022-05-0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六十一尊至第二百七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柒拾柒尊阿那悉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阿那悉尊者铜像诗 偈劝君乐观莫悲叹,人生自古多艰难。苦尽甘来终有日,功成名就锦衣还。偈解人生道路自古以来就充满艰辛,遇事应常保持乐观心态,不怨天尤人。如此终会苦尽甘来,功成名就。此偈教导我们,人世间,谁没有难言的烦恼,不同的是每个人面对烦恼的心态。当学习佛陀教法,不畏艰辛,知苦断
发布时间:2022-05-06
辽代对于佛教经典的编刻,亦有其独到的成就,这就是契丹藏的雕印和房山石经的续刻。契丹藏的倡刻,乃由于圣宗太平元年(相当宋代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得着宋刻蜀版大藏经的印本所引起,实含有和宋版竞胜的政治意义。他和宋版不同的特点,在内容上尽量补充宋版所缺少的写本,特别是《贞元录》入藏诸经,又在形式上行格加密,并改变卷子式为折本。全藏在燕京刻印,共五百七十九帙。因为它刻版始于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4),完成于道宗清宁八年(1062),这一时期辽代已恢复了契丹国号,因而通称此藏为契丹藏。它的印本未传入南地,但曾送到高丽,给丽藏再雕本的校补订正以很大影响。另外,涿州房山云居寺附近的石经刻造,始
发布时间:2022-05-06
金棺自举涅槃经后分云。尔时拘尸城内人民。即作金棺。七宝庄严。香花旛盖。将至佛所。深重敬心。扶于如来入金棺中。贪福心故。总欲摄取如来功德。不令天人。一切大众同举佛棺。遣四力士。壮大无双。举请圣棺。欲入城中。自伸供养。尽其神力。不能令动。复遣八大力士。至十六力士。皆不能动。尔时楼豆语言。纵使尽其城内人民。举如来棺。欲入城内。亦不能得。何况汝等。而能移动如来棺耶。时世尊大悲普覆。令诸世间得平等福。于娑罗林即自举棺。升虚空中。高七多罗树。徐徐乘空。从拘尸城四门展转出入。经于七匝。如来宝棺当入城时。一切大众悲号哽咽。各持微妙香花供养。时四天王及诸天众。各持天上宝香。悲哀供养大圣宝棺。渐渐空行。至荼毗所。
发布时间:2022-05-05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宋·赵友直《立夏》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天地始交,万物至此皆已长大街边的老槐树日渐繁茂樱桃红、梅子青、枇杷黄青草池塘处处鸣蛙稍不注意,绣球花居然也成团了一簇又一簇,挤挤挨挨在一起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蝼蝈即蝼蛄,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随着蝼蛄鸣叫,夏天的味道渐浓了二候蚯蚓出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春天的离去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为惜春光,今天一
发布时间:2022-05-05
2022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四,东晋高僧支遁法师(314—366)圆寂纪念日。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陈留人。晋愍帝建兴二年(314),支遁出生在一个佛教家庭,幼年时期即流寓江南,却很聪明秀彻。刚到京师时,太原王濛就对他很敬重。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极盛行,佛教僧侣有的也加入了清谈的行列,佛经也成了名士们的清谈之资,而支遁几乎是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在以记载清谈家言行为主的《世说新语》中,关于支遁的记载就有四十多条。支遁曾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人谈论《庄子·逍遥篇》,刘系之说:“能够适性就是逍遥。”支遁说:“不对。夏桀这样的暴君和柳下跖这样的大盗以残害生灵为性。若说能适性就是逍遥,
发布时间:2022-05-04
今日农历四月初四,恭逢文殊师利菩萨圣诞。我们看到很多的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都会手持一把宝剑,作为慈悲智慧化身的菩萨,为何手中会持宝剑这种利刃呢?从表法上来说,这是以般若智慧的利刃截断烦恼的含义,但另一方面,此形象也有其经典出处,也就是文殊仗剑迫佛的典故。所谓仗剑迫佛,就是文殊菩萨持剑欲刺佛陀。其经过具体记载于《大宝积经》第一〇五卷中:当时会中有五百位菩萨,通过用功修行已得到宿命智。菩萨们运用这宿命智,观察自己的过去,发现多生多劫前曾造作了极重罪业,不禁生起极大怖畏,时时刻刻忧愁恐惧,再也不能专心用功修行,也因此而不能证得无生法忍。文殊菩萨发现这五百菩萨有了这种动念,照一般常情的办法,应该设法去
发布时间: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