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流传很广,凡熟悉地藏菩萨的人大都有所听闻: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所以者何?  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这固然是因为本经以地藏菩萨为请法主,其他诸大菩萨为伴,释迦牟尼佛为突出地藏菩萨的圣德,才有了这番比较,而非文殊、普贤、观音、弥
发布时间:2020-08-27
誓愿以身心。供养地藏王。随于刹尘劫。永处众苦中。普代众生苦。令得先成佛。劫石或可移。此愿终不改。我所修福业。忏悔发宏愿。种种胜善根。体性同法界。一一皆回向。普施诸含识。悉愿证真常。同归寂光土。——蕅益大师深愿地藏胜法轮。遍转十方一切处。一切时中无稍停。祥光大放圣法炬。有缘得触大士光。千百祈求满赐予。闻名瞻礼及赞扬。妙供倾诚受惠钜。病得健全飢得粮。卑微升进贫饶裕。刀兵水火诸殃除。入圣超凡广启悟。末法时中最适需。百千万劫难遭遇。愿将此册作慈航。生死海中齐拔苦。助印咸皆立大功。流通宣演诸福至。念念不忘大士名。到处神灵乐拥护。等为回向大菩提。三界同超登宝所。——藕益大师愿偈   
发布时间:2020-08-25
在寺院中,常能听到“丛林”一词,很多初学佛的居士往往不明所以。事实上,丛林是汉传佛教大寺院的一种代称。那么,为什么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可以被称为丛林呢?  一、丛林名称的由来  梵语贫婆那,翻译为中文就是丛林的意思。而这个丛林之意,最早是由僧伽的概念衍生出来的。《大智度论》卷三说:  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经文的意思是说:众多比丘聚集在一起和合共住,就好像很多大树同处于一片树林之中。如果只有一位比丘,不能称之为僧伽,就好像只有一棵树也不能称为林一样。这里只是
发布时间:2020-08-19
地藏菩萨赞偈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 震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 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 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 做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 大愿 大圣 大慈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今天是庚子农历七月初一,很多居士都发愿每天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人问:为什么农历七月应持诵《地藏经》?  农历七月,在中国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也叫孟秋,兰月等。但是在中国民间,农历七月俗称鬼月。传
发布时间:2020-08-19
前段时间网上有部《平安经》引起了轩然大波,抛开事件本身不谈,在中国人的语境中,确实常能听到“经”字,比如儒家有四书五经,道家有《道德经》、《南华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佛经。  弘扬佛法要讲经,广结法缘要印经,学习佛法要听经,日常功课要诵经,调和心性要抄经……以至于提及寺院、佛法、出家师父,总会自然联想到佛经。那么,依照佛法,究竟什么样的典籍可以被称之为“经”呢?▲杭州灵隐寺藏经楼  “经”之字义  首先要理解“经”字在佛法中含义。梵语修多罗(新译作素怛览),译为契经,因其内容能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具体来说,《杂阿毘昙心论》卷第八云:  修多罗者,凡有五义:
发布时间:2020-08-17
浙江省文明办关于“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  的倡议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2013年起,浙江省全面启动“光盘行动”,经过8年努力,“点菜要适量”“吃不完打包”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省文明办倡导在全省广泛持续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发出如下倡议:  一、践行光盘行动,文明就餐成风尚。  从我做起,从每一餐做起,坚持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号召身边的人加入“光盘族”行列;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注意膳食平衡
发布时间:2020-08-17
法眼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因本宗开创者文益禅师(885-958)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  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历经文益(885-958年)、德韶(891-972年)、延寿(904-975年)三祖,活跃于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作为宗派,法眼宗的传承历史不长,但它的几位祖师都是吴越地区学修并重的高僧。  文益禅师简介  文益(885~958),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俗姓鲁,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出家,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到明州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兼探究儒家的典籍。既而改习宗乘,
发布时间:2020-08-17
杭州佛学院艺术院,旨在发挥佛教艺术净化人心的积极作用,培养具有一定的佛教艺术鉴赏能力与佛教艺术创作的人才。最近,杭州佛学院艺术院造像专业研究生制作了一批佛教造像和金银器,殊胜庄严,美轮美奂,请您欣赏。  多宝如来造像  多宝如来之名出自《法华经》,是东方宝净佛国的教主。隋唐时期法华信仰盛行,各大石窟皆有多宝如来圣像遗存。作者因有感于如今法华信仰落寞,不单名号持诵者少,连造像也难以见着,遂发心参阅石窟及博物馆遗存,又翻阅典籍,用佛教七宝材质塑造多宝如来。  整尊造像通高三尺五寸半,宽一尺三寸,采用大漆脱胎传统工艺,底座及中心柱用木雕贴金,装染部分为矿物色,又嵌以佛家七宝,珊瑚、水晶、珍珠等,
发布时间: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