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学习佛法的人来说,信心可以说是第一重要的了。《华严经》中说到“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信心是大乘道的源头,是一切功德之母,一切的善根、功德都是从信心生出来。在佛教中,关于信心有六种譬喻,能够帮我们理解信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启发我们建立起对于大乘佛法的信心。在此,为大家做一简短的介绍:一、 信心如手。当一个人进入宝山之中,不想空手而归,想要自在拿取宝物的话,那这个人一定要有手才行。同样的,当学习佛法的我们进入到了佛教中时,如果想要自在地获取种种的无漏法财,那也要有信心才行。否则,如果没有信心,或是虽有但轻浮而不坚定的话,即便是每天读经,听讲教理,也难以取到佛法的财宝。二
发布时间:2024-08-24
大宁山堂【宋】真净克文禅师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门外事虽扰,座中人亦闲。渔歌闻别浦,雁阵下前湾。即此非他物,何妨洪府间?“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只要心性平和宁静,不管住在何处,都如同深山般清净幽玄。正如陶潜所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门外事尽管纷纷扰扰,室中人自是闲闲然然。禅师在喧闹烦嚣之中,仍然可以得到闹中逸、动中幽。“渔歌闻别浦,雁阵下前湾”,在远处江浦飘来的渔歌里,在眼前水湾掠过的雁阵上,禅师感悟到动静只是系于一心,能动能静的都是这个心。而在心的根源处,却没有动静去来之分。“即此非他物,何妨洪府间”?真如就是眼前现景,而不是别物,更勿向别处找寻!既证悟此理,纵然置身于洪府这车马
发布时间:2024-08-23
新妥道中玩流水【唐】吴融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算来争得此身闲。紫纡似接迷人洞,清冷应连有雪山。上却征车便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首联是喻自性妙体如春溪潺潺在密竹繁花之色界中显露。颔联写自己由水得悟,应长留此悟境,因这是行程中好不容易有了安闲之心境才悟到的,所以倍加珍惜。若不如此,再陷入凡尘,为无明尘垢侵染,则悟境又会消失。颈联写流泉与山洞雪岭相连相通,则是说山泉与岩洞雪山等圣境相近,亦是说流泉江水之境即是凡尘不染的圣洁之境。结联写作者因流水开悟后得鱼忘筌的境界。由流水体悟到了佛性,之后就要忘去流水,因而说与尘土了不相关。
发布时间:2024-08-19
目连启教 世尊宣扬钵和罗饭利存亡 脱苦往西方妙乐无疆 孝行永流芳“盂兰”二字是梵语,译曰倒悬,也就是被倒挂着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地狱、饿鬼、畜生)的苦厄之状。“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盘、碗、桶等清净容器。盂兰(倒悬)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兰盆,就是救倒悬盆的意思。也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思议力以解众生倒悬之苦。《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犍连尊者证得六种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遂他用天眼观察世界,却看见母亲因造恶业而堕落饿鬼道中,百千岁中得不到一口饮食,口吐火焰,倍受煎熬。尊者见此情景,悲痛万分,不忍母亲再受饥渴之苦,急忙就
发布时间:2024-08-17
816七月十三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修因遍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意译作得大势、无边光、大精进。作为“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一样,同为阿弥陀佛的助手,乃是极乐世界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大菩萨。《无量寿经》云:“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可见二菩萨与阿弥陀佛和娑婆世界都特别有缘,故于此界以净土法门度化众生,令生极乐世界。菩萨之所以得名为大势至,有四种因缘:一、因地自利而得
发布时间:2024-08-16
一树春风【宋】佛印了元禅师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秦少游和苏东坡参禅,有一人走过,身上生满虱子。苏东坡说:“人身上的垢秽中生出了虱子。”秦少游却说:“虱子是棉絮中生出!”两人为此争执不休,最后请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于是做了这首诗偈。凡夫自隔于圣人的关键之处在于:凡夫在诸法缘起性空的平等境中妄见生灭幻相而分别执着,造作诸业,轮回不休。一切诸法皆是真如实相的随缘显现,缘尽而灭,于此当中毕竟平等、了不可得。“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片西飞一片东”,东西南北、暖寒向背等等,都只不过是缘生缘灭而已,又哪里有什么定性可得呢?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前一段西来意”,哪里又不
发布时间:2024-08-15
示襄禅者【宋】慈受怀深禅师只是旧时行履处,等闲举着便淆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怀深久参仍未见道,请教于佛鉴慧勤禅师,佛鉴莞尔笑道:“你千里迢迢来我将山,所为何事呀?”“和尚,弟子心地不安稳,恳求您为我开示!”“你听说过倩女离魂的公案吗?究竟那个离空出走,生儿育女的倩娘是真的,还是躺卧于病榻懒懒恹恹的倩娘才是真的,且道一句来!”佛鉴反覆再三地诘问怀深,怀深仿佛被逼至究途的猛狮,心中疑团豁然开解,高声吟诵道:“只是旧时行履处……”佛鉴看到怀深悟道的诗偈,抚儿赞叹说:“这不正是祖师的西来大意吗?”真实到家之人,总是得意忘言;伶俜在外之人,每每随情起解。正如怀深所形容的;从前参禅,“等闲举
发布时间:2024-08-11
二祖慧可大师旁传十七人,介绍三人。僧那禅师,姓马氏,少年神俊,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作。二十一岁讲说《礼记》《易经》等,听者如集市。会遇二祖说法,感其玄妙,便与同志十人,投可祖出家,奉头陀行。他对门人慧满说:“汝欲明本心者,当审谛推察,遇声遇色,未起觉观时,心何所之,是无耶?是有耶?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这实际就是,以无相的孤明心体,朗照世间万法。他还把四卷《楞伽经》传付给慧满,教他宜善护持,非人慎勿传之。僧那付法以后,游方行化,莫知其终。向居士,是一个幽栖林野、木食涧饮的清士。北齐天保初,闻二祖盛化,乃致书通好曰: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
发布时间: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