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戒子心声—以戒为师  如暗遇明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佛遗教经》  登坛受比丘戒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量的欢喜。这一直是我出家以来心生向往,满心期盼的愿望。   在步入戒场之前,我一直反问自己,为何要受戒?如何来受戒?受戒之后将如何?戒律是..

发布时间:05-16

常识—比丘尼

比丘尼指出家进入佛教僧团,受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比丘尼为佛教五众、七众之一,又音译作苾刍尼等,意译除馑女、乞士女,或略称为尼。  印度最早的比丘尼僧团是由佛陀的养母兼姨母大爱道(又称摩诃波阇波提)殷切求法而成立的。佛陀曾两度拒绝大爱道出家的请求,但她的意志十分坚决。后经阿难说情,佛陀考虑再三,遂..

发布时间:05-15

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

文:弘一法师  持非时食戒者应注意日中之时比丘戒中有非时食戒,八关斋戒中亦有之。日中以后即不可食。又依《僧祗律》,日正中时,名曰时非时,若食亦得轻罪。故知进食必在日中以前也。  日中之时,俗称曰正午。常人每月日晷仪置于日光之下,俟日晷仪标影恰至正午,即谓是为日中之时。因即校正钟表,以此时为十二点钟也..

发布时间:05-14

常识—比丘

男子出家进入佛教僧团,受具足戒且满二十岁以上的修行僧称为比丘,女子则称为比丘尼。比丘所受的具足戒律依各部派所传而有数目上的不同,《四分律》戒本认为比丘须受二百五十戒。  在印度,比丘或沙门的生活型态是︰须遵守一定的戒律,护持三衣一钵,乞食自活,住于阿兰若处,少欲知足,离诸世俗烦恼,精进修道,以期证得..

发布时间:05-14

常识-具足戒

于中具足戒,戒法之最胜,殷重所受得,护持莫失坏。  具足戒又名比丘戒、具戒、大戒,指比丘、比丘尼应受持的戒法,意译为近圆戒。具足戒令持戒者于一切境界中远离罪恶,有趋于圆足亲近涅盘之义,故谓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汉传佛教自隋唐以来,依《四分律》受戒。受具足戒者..

发布时间: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