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宋】释秘演危桥当古寺,闲倚喜同僧。极浦霁秋雨,扁舟明夜灯。风沉人语远,潮涨月华升。万事空凝念,其如总未能。这首诗以清灵疏旷的笔触展现了一派“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般空渺灵虚、无际无涯的河上风光,同时表现了禅者虚静喜悦的禅境。首联点明全诗的要旨:“喜”、“危桥”、“古寺”,以精微的笔触衬托出一个方外弟子闲倚危桥远眺河光水色、体味禅悦意趣时的虚灵境界。正因为桥危、寺古,反显得禅者的心境闲静。颔联与颈联以书家的大手笔涂抹清新、旷远的河上风光。“极浦”对“扁舟”,大小相衬;秋雨霁与夜灯明,表现河上风光的清丽、疏朗。“风沉人语远”,突出环境的寂静、悠远;而“潮涨月华升”,则以
发布时间:2023-05-22
有漏皆苦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等道理一样,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正是因为有苦的逼迫,众生才想尽办法要去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在。可是一般的人并不知道苦从哪儿来,由此便有了许多外道的“修行”方法,例如苦行外道希望通过自饿、投渊、赴火、坠岩、持牛戒等途径来解决苦的问题,乃至种种盲修瞎练的方法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能够仔细去研究苦究竟由何而来。《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云:“以无我故,名为无常;无常故苦;苦故为空;空故颠倒,以颠倒故,一切众生轮转生死。”这句经文为我们揭示出一条清晰的从无我、无常到苦、空、颠倒乃至轮回生死的发展路径,而这个路径的第一环便是“无常故苦”。想理解这四个字,首
发布时间:2023-05-22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但也有的讲佛法与世法敌体相违。不过,大菩萨和光同尘,在世间即同世间人一样,也有妻子儿女,也作一切世间上事,然而能在世间法上觉悟。如维摩诘居士亦娶妻生儿女,常行梵行。所谓常行梵行者,即无欲淫,其儿女乃示现而生。如佛指腹为胎者,皆不假淫欲而生。维摩诘居士虽也到酒馆赌场妓院等处,但不为其所转,处处行教化之事。此便谓之不离世间觉。似此自觉觉他之行,乃大菩萨能作。若谓佛法与世法相违,则必须分得清那一个是世间法,那一个佛法?如此,那就非得学小乘不可,一定要舍家出家,剃发为僧。世间上的一切事,如士农工商等等,都不可学。
发布时间:2023-05-22
善士即善友的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的亲近善知识。圆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是名安住禁戒。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达,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并且讲说时,于文义善巧,于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
发布时间:2023-05-22
《华严经》作为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的根本法轮,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晋唐经文翻译以来,历代祖师研究本经者众多,且留下了不少论著。但由于卷帙浩繁,能够从头至尾随文解释的注疏却并不多见。现在流通于世,可以指导我们研学八十《华严》的注疏主要有两部,也就是《华严经疏钞》和《新华严经论》。对于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和他做作的《华严经疏钞》,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耳闻,也有不少人正依之研究经文,而对《新华严经论》及其作者李通玄居士却知之甚少。今日农历三月廿八,适逢这位李长者的圆寂纪念日,就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这位大居士和他的华严思想。李通玄(635—730),李通玄,世称李长
发布时间:2023-05-22
晚春【宋】守璋禅师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首五言诗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平常最奇崛”,平平常常的四句偈,却匠心独运,禅趣深妙。首句写草深,百草深长才显得烟景重重;次句写林茂,林木茂盛使夕晖缥缈黯然,后两句以白描的手法,描摹暮春之际花嫁絮飞的自然景象,却不落窠臼,揭示万事万物法尔如是的必然。花落并非一定因为雨打,絮飞也不因为风吹,花开必有花落,絮长必有絮飞。不独花木如此,人事古今亦是如此。“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向上天机彻底显现。正如杨岐示众云“春雨普润,一滴滴不落别处”,刘脊虚云“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一切法皆是佛法,一真法界不离当下。所
发布时间:2023-05-22
忏悔二字,其实是梵语和汉语合在一起的,其中,“忏”是梵文,原音是忏摩,“悔”是中文,追悔的意思。此外,“忏”还有“忍”的意思,即是对他人的恶言相加能够忍耐,忏悔则是忍耐他人的侮辱,反省一己的过恶。佛教实行忏悔,方法是在佛前口述自己的罪过,希望借着佛力的加被,予以灭罪除过。佛在世时,每当月中和月末,集合佛弟子大众,由忏悔者本身当众自白自己的一切过失,请求佛的宽恕,梵语叫做“布萨”,后来便渐渐转化为忏悔的译语,因此忏悔也包含有告白的意思。佛教徒为了修学佛法,必须要定期施行忏悔,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够深切的反省,清净身心,永不违犯。其实,作为对于人生的一种察觉,我们也是需要常常忏悔的,忏悔自己以前的所
发布时间:2023-05-22
文殊大士 妙应无方座前狮子兽中王 妙意降吉祥花雨天香 宝智透心光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新译曼殊室利(如《药师经》),翻成中文有三种意思:一、妙首彻证诸法理体,而为菩萨众中之上首。二、妙德福慧圆满,成就佛果微妙功德,为度众生,再现菩萨之身。如《思益经》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三、妙吉祥菩萨示现出生于娑婆舍卫国多罗聚落,为梵德婆罗门子,生时有十种瑞相(光明满室、甘露盈庭、地涌七珍、神开伏藏、鸡生凤子、猪娩龙豚、马产麒麟、牛生白泽、仓变金粟、象具六牙),故名妙吉祥。文殊菩萨虽在娑婆示现婆罗门家,但他的本地却是不可思议的:过去《首楞严三昧经》云:佛告迦叶,过去
发布时间: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