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断桥妙伦禅师悟道因缘

编辑: 日期:2013-05-24 08:11

357.断桥妙伦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净慈断桥妙伦禅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台州黄岩人。妙伦禅师十八岁投永嘉广慈院出家,后礼瑞岩谷源道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谷源道禅师举洞山麻三斤之公案—— 有僧问洞山守初禅师:“如何是佛?”洞山禅师道:“麻三斤。” 妙伦禅师闻后,疑情大作,却又找不到入处。 于是他便辞别谷源道禅师,游方参学,遍叩禅席,可是机语皆不相契。 渐渐地,妙伦禅师对参禅这一法感到有些绝望。他自言自语道:“吾口讷耳聩,何能究此?不若务实修行。” 于是他便放弃参究,改为日以诵经为业。后来有一天,妙伦禅师于云居山见山堂,阅读《楞枷经》。当他读至“蚊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办事”这一句时,顿然有省。 不久,妙伦禅师便前往径山,参无准师范禅师,希望能得到他的印证。 初礼径山,师范禅师便问:“从何处来?” 妙伦禅师道:“天台。” 师范禅师又问:“还见石桥么?” 妙伦禅师道:“我一脚踏断也。” 从此以后,丛林中人士皆称妙伦禅师为“断桥伦公”。 为了勘验妙伦禅师,师范禅师一日举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 有僧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和尚道:“无。”那僧又问:“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甚么却无?”赵州和尚道:“为伊有业识在。” 举完此公案,师范禅师便以“狗子因何有业识”这一问题,诘问妙伦禅师,令他下一转语。 妙伦禅师于是连下了三十个转语,均不契旨。 无奈之下,他只好哀请师范禅师为他方便开示。 师范禅师于是为妙伦禅师举真净和尚的一首偈颂云: “言有业识在,谁云竟不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妙伦禅师闻偈,悚然良久。 就在这个时候,寺院里的板声突然响起,妙伦禅师通身汗下,终于大悟。 妙伦禅师后出世,住临安净慈寺。 妙伦禅师说法简直,具格外机,唯上智者得之,而劣器者不能凑泊。 妙伦禅师在接众的时候,曾举过慈明禅师的这样一则公案—— 慈明禅师常于室中安一盆水,盆上横一柄剑,剑上安一双草鞋,凡有僧来,慈明禅师便指示诘问。来僧若拟议,慈明禅师便拈拄杖打出。 举完此公案,妙伦禅师便作颂云: “百花丛里跃鞭过,俊逸风流有许多。 未第儒生偷眼觑,满怀无奈旧愁何。” 慈明禅师的这则公案,向以高峻著称。道眼未明者,读了这则公案,自然是“满怀无奈旧愁何”。这怪不得别人,只因自己拟议心未断,偷心未死。 妙伦禅师另有一则上堂法语,云:“荆山有玉,获得者不在荆山。赤水有珠,拾得乾不在赤水。衲僧有无位真人,证得者出入不在面门。”说到这里,妙伦禅师蓦地拈起拄杖,横按着,说道:“会么?幽州江口石人蹲。” 临济禅师曾讲,“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既是从面门出入,为什么妙伦禅师却道,证得者出入不在面门? 妙伦禅师临终前,魏国公曾遣使送药前来,妙伦禅师没有接受。魏国公于是又派人问妙伦禅师:“师生天台,因甚死净慈?”妙伦禅师回答说:“日出东方夜落西”,说完便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