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发扬佛教慈悲济世优良传统,发挥佛教界在社会公益、抗洪救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日,杭州市佛教协会暨杭州灵隐寺通过中国佛教协会向近期遭受洪涝灾害的地区捐款5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3-08-09
咫尺清凉意艺术院第五届书画扇面展“炎蒸谁解换清凉,扇扇摇摇上竹窗”。炎炎夏日,咫尺清凉意——杭州佛学院艺术院第五届书画扇面展如期而至。扇子为日常消暑引风的工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不断发展,扇子的形制与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其设计也开始融入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元素,成为一种除实用功能外的带有民族审美性的文化符号。 作者:清惟折扇,生而文雅,收放有度,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团扇,形似明月,智慧圆满,花前扶摇心平乐,清凉宛若水中月。扇子在古代有“摇风”“凉友”等别称,自始画家和文人在扇子上绘画书写之时,扇子开始从单一的实用性而走向功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从而变为文人雅士手中的一柄
发布时间:2023-08-08
2023年8月5日,癸卯年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杭州灵隐寺于直指堂举行皈依法会,礼请方丈光泉大和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余位善信授三皈依。法会开始前,求受皈依的信众们身着海青,在直指堂中分班列队。灵隐寺常法法师为众讲解和演示了基础佛门礼仪,让皈依众提前熟悉皈依仪轨中的各个环节。直指堂内,香云缭绕,引磬清鸣。信众代表在引礼师带领下,迎请光泉大和尚移步直指堂,为大众传授三皈依。性觉灵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直指堂,三宝是慈航。一瓣心香,皈礼法中王。香赞声中,光泉大和尚拈香礼佛,登狮子座。皈依法会按求受皈依、和尚开示、请圣、忏悔、受皈依、发愿、显益劝嘱、回向等次第如法如仪地进行,与会信众虔
发布时间:2023-08-06
沐三宝慈光,闻法卷墨香。七月以来,杭州灵隐寺藏经楼每天请出馆藏的大藏经进行翻晾,一片繁忙。云林志工们沐手焚香,在法师带领下念诵晒经行轨。之后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恭敬小心地把珍藏经书请出,细心除去灰尘,并轻轻翻动晾晒,防止霉变与虫蛀。志工们怀着对“法宝三藏”的景仰之情,恭恭敬敬,承斯善利,仰仗三宝的慈光加被,获得佛法的无穷受益。夏季天气闷热,又值梅雨季刚过,气候湿润,万物极易霉腐损坏。寺院珍藏之佛经,长年存放于“藏经楼”,易发霉生蠹。每年农历六月梅雨季过后,灵隐寺常住法师都会组织云林志工翻晒经书。翻晒经书,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经书能长久安放,同时也体现了佛弟子们进一步了解经典的意趣,藉此机会深入三藏
发布时间:2023-07-29
2023年7月26日,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协会协办、杭州灵隐寺承办的浙江佛教巡讲团第一期巡讲活动走进杭州灵隐寺,在直指堂开讲。灵隐寺常住法师及佛教界四众弟子共300余人参加此次巡讲,现场听经闻法。杭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灵隐寺监院智光法师代表杭州市佛教协会、灵隐寺向巡讲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讲经说法是传承佛陀遗教的重要方式,听经闻法是闻思修学的重要途径,相信此次巡讲活动能够进一步营造学习经典、研究经典的良好学修氛围,推动杭州佛教弘法利生事业的发展,希望在场四众弟子珍惜殊胜因缘,共襄法筵,同沾法喜。华严法师依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即《佛遗教经》)为大众宣讲人间佛教修学观。
发布时间:2023-07-27
2023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初六,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带领灵隐寺常住法师和居士,三步一拜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早上七点三十分,朝山队伍在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的带领下,从普陀山码头山门牌坊起香,沿上香古道妙庄严路礼敬叩拜而行。自古以来,妙庄严路就是普陀山朝圣的主要香道。该上香古道起自短姑道头,经白华庵、正趣亭、三圣堂,依白华山循坡蜿蜒,至普济寺,全程约三千八百米。虽时值大暑,普陀山上却是天气阴凉,和风习习,朝山大众在清脆引磬声的领引下,整齐划一地三步一拜,以坚固的信心和愿力,向着观世音菩萨无尽的慈悲与智慧努力前行。朝山队伍绵延数百米,沿途游客或出于好奇,或深受感染,肃然恭立,驻足观视,
发布时间:2023-07-25
观音誓愿妙难思,赴感应机不失时。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印池。尘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深恩穷劫莫能赞,冀愍群萌普护持。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色身,度脱众生。法华经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虽则遍入十方佛国,而于娑婆因缘,甚深甚深,随类逐形,寻声救苦,有感即应,无愿不从。故经云:“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癸卯年农历六月十九(2023年8月5日),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杭州灵隐
发布时间:2023-07-16
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发现,每天上午八点后,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讲解预约处边上,支起了一个小摊,不时有游客围过来,有时人多了,还需要稍微排队等上一会儿,大家虽然顶着烈日,却并不烦躁,而是交口称赞——阔别数年的灵隐寺夏季免费禅茶向游客供应啦!“这样热的天气来到寺院礼佛,大汗淋漓时能有这样的免费茶水喝,真好!”“以前只知道西湖边有免费的凉茶,没想到灵隐寺也有免费禅茶供应,实在是此行的意外之喜!”“这茶喝着香甜爽口而且温热解渴。我平时胃寒也可以放心喝,太感谢你们啦。”……佛教自两千多年前传入茶的故乡——中国以后,逐渐与茶文化相融合,无论是丛林清规中有关普茶的完整仪轨,还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吃茶去”等公案,
发布时间: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