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即事》宋 · 仇远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2019年11月08日己亥年农历十月十二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斗指西北为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的本义是终了(结)的意思,是象形字,像在纪事的绳子的两端打结,表示记录终结。后来被借用,指一年最后的一个季节。《说文解字
发布时间:2019-11-08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左河水 2019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二十六)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霜降。此时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陆游曾赋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摇落,预示着初冬即将降临。霜月萧萧 晚稻在野 阡陌寂寂 远山红黄 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
发布时间:2019-10-23
《自觉》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唐·僧齐已 诗句大意 彻底明白了人生只是一场幻梦,既然已醒还有什么好去索求?死了以后埋进孤零零的峰峦,如同灰烬随风而去一把火,也就算化作乌有。云朵不见了天,才会有空旷的碧蓝,寰宇静下来,月亮的光华更如水倾流。免了吧各位徒弟们,不必再时常到这里凭吊禅师石头。赏 析 首联"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是说明自己已经参破生死根本,彻底明白人生不过一梦。如今
发布时间:2019-10-23
九月节,露气寒冷,將凝结也。斗指寒甲为寒露, 斯时露寒而冷,故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19年10月8日22时6分,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也是标志秋天的第5个节气。天文上规定,每年10月8或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也就是"斗指辛"之时, "寒露"就开始了。 寒露,九月节。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是深秋的节令,自此,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如果说"白露&
发布时间:2019-10-08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2019年9月23日,秋分。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曰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二曰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这天既是"秋收冬藏"的起点,又是"春
发布时间:2019-09-25
【是日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019年9月8日 6:16:46,白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白露时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度,时值公历9月7日前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露本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节到了夜晚,阴气渐重,草木上处处可见水气遇冷凝结而成的水
发布时间:2019-09-11
《长江二首》 宋•苏泂其一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之后,夏季余温仍在,凉爽的天气价值万金。天气变化,岁月更迭,让人不禁感慨,世事难明,即便长寿者也不能尽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019年8月23日18时2分,迎来"处暑"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 是二十
发布时间:2019-09-04
立秋暑热渐退,白露晨起,秋雨邀凉。水澄露鱼,荷残莲生,梧桐叶落。葡萄挂架,煎香薷饮,一枕新凉。2019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8日03点12分57秒即农历2019年七月(小)初八 立秋之后,天气还会这样炎热吗?在农村老人的口耳相传之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两句俗语:第一句俗语:立秋之日凉风至。 这句俗语的意思非常直白。古人将立秋与凉风联系起来,说明立秋之后,天气就会逐渐开始凉爽起来;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比如如今高温酷暑,古人这句俗语"立秋之日凉风至"并不是说"立秋之后天气骤降",这里面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立秋正是
发布时间: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