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时常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中,怨天尤人:该属于自己的不属于,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老天很不公平。在怨天怨地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自省,是谁制造了这些痛苦和不幸?         佛陀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他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大学毕业十年聚会上,几位同学相约看望年已
发布时间:2015-02-04
云林一叶/摄          现在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居士称自己为"释某某",这个情况不知起源于何时何地。   初见一人在网上自称"释某某",我以为是一位法师,结果他是一位居士。于是我问他:"你既然是居士,为什么却称‘释某某’?"他的回答是:"师父在我皈依证上就这样写。"我不知道是这个师父不懂还是什么问题,不得而解。   姓氏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以此表示其归属的家族、
发布时间:2015-02-04
       有一个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决定把衣钵传给弟子,无奈众多弟子中只有三人悟性较高,他决定考察他们。一天,老和尚吩咐这三个弟子各去买一件又便宜又能塞满禅房的东西,老和尚给了每人一枚铜钱后,有两个弟子马上出去了,可是另外一个弟子却端坐在老和尚身边打禅,没有行动。        到了晚上,有一个弟子回来了。他告诉老和尚,他买了几车干草,足以填满禅房了,老和尚听后摇头蹙眉,非常失望,接着,另一个弟子也回来了,只见他从袖中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
发布时间:2015-02-03
     进入寺院要注意九个问题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一定要注意以下九个问题:   一,衣服要整洁,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   二,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   三,未经寺内执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   四,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五,对僧尼称呼,可称"师父",或在他们的职称后加"师"字,如当家师、维那师、知客师等。习惯上可称法师或师太,如需书写,一定不能写成"
发布时间:2015-02-03
(云林一叶/摄)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你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依法实行,必将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范围有狭义、广义,所谓"佛法无边",就是广义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胜枚举,例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恶,说佛所说的话,行佛所行的事。要做到"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换句话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
发布时间:2015-01-31
       十二年前,有一个小女孩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她发现当地的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         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她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她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精确她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    &n
发布时间:2015-01-29
又圆法师/摄           有一位居士问西堂智藏禅师:有无天堂地狱?有无佛法僧宝?……"不论他问什么,西堂皆答有。居士很困惑:"和尚你这么说是不是错了?我曾参径山和尚,他说一切皆无。"            这则故事接下来还有几句问答,西堂问居士:"你有妻子吗?"答:"有。"西堂再问:"径山和尚有
发布时间:2015-01-29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自己没有说错话做错事,本应心安理得,但他们却非常在乎别人的评论,听到别人说他好他就沾沾自喜,听到别人说他不好,冷嘲热讽污蔑诽谤,他就整天烦恼,痛苦不堪。其实,何必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呢?   宋朝的白云禅师,在方会老禅师身边学禅多年未悟,方会老禅师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点化他。一天饭后,白云禅师陪着方会老禅师在寺前广场散步,老禅师问他:"听说你师父一次路过一座桥,雨天路滑,跌了一跤而开悟,吟出的开悟偈甚奇,你记得吗?"   白云禅师回答:"记得。师父那天开悟后说
发布时间:20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