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的再禀告道:"我
发布时间:2010-05-03
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到了唐贞元、元和间(785—806),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丛林之始。丛林的意义,旧说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云(《禅林宝训音义》)。   丛林规模开始不大,到唐末五代之间,南方有发展。如洪諲住浙江径山,道膺住江西云居山,僧众多至千数;义存住福州雪峰,冬夏禅徒更不减一
发布时间:2010-04-22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也是"一",而我们道教讲什么东西都是"二",可以说,"二"胜过你们的"一",比方"乾坤"、"阴阳",这都是"二",实
发布时间:2010-04-22
一次,一群大学毕业后已经参加了几年工作的同学相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老师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一句问话钩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简陋低廉……老师说:"你们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他们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大家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
发布时间:2010-04-20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创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只要学会时常微笑,你会发现别人会感到你热情的心。     乘客在飞机未起飞前,因自己需要吃药向服务员要一杯水,而服务员承诺当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立刻把水送来。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很长一段时间,服务员还是没有把水送来,这位乘客于是再次按了服务铃。服务员—听到铃声,立刻意识到自己工作失误了,就马上端着水送过来,并微笑着向乘客说:"实在对不起,先生,由于我的疏忽延误您吃药
发布时间:2010-04-06
    有个学佛四十年的僧人,一日师傅叫他下山去办件事。这个僧人下山后天色已晚,便想找个地方投宿。走了很久,他忽然看见夜色笼罩的山中有一处灯火通明,光芒四射。凭他多年的修行,他知道,这地方住的一定是个得道的高人。     他朝着这火光走去,发现原来是三间茅棚,茅棚里住着位老者。这僧人便请教老者,刚才您念的是何神咒,竟有如此神力?     老者说:"我也不知道,多年前有位高僧从这里经过,传授了我此咒,我就一直念诵,但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僧人说:"你念来我听听&rd
发布时间:2010-03-25
  我曾经每天都接待来访的佛教修行者。开始,发现他们的错误并不留什么情面,无情的给予批评,后来渐渐发现他们基本不会听的,我的批评只是让来者不悦而已,才渐渐明白,一部分来访者,并不是以沟通法理与修行,而是寻找某种认同感。有的人修行了几十年,实在是需要向人诉说。   发现这种情况以后,我调整了心态,以一种包容的心境,全然把自己放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耐心的去听这些拜访者十几年修行的经历和感受,有时一听就是两三个小时,而他们会高兴地认为我真是一位"明师"——哎,其实真是惭愧啊!我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愧于这"明师"的称号
发布时间:2010-03-15
  不能取用寺庙内一针一线  不能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如果是受师父馈赠的物品,要捐款于功德箱内。有些信徒随便在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在寺庙作法会或佛七、佛菩萨生日时,供养打斋的物品数量很多,因此在当法会圆满时,剩余很多物品,信徒就随便分取回家煮食。还有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禁果而食。   像这样种种举动,就犯了盗戒哦,盗用十方常住物(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按佛家的说法,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庙的物品是
发布时间: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