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年轻人,满怀着大志到外地经商,经过了三年的奋斗,终于能够有所成就,心里一直梦想着衣锦荣归光耀门楣的景象。不料,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他三年的努力化为灰烬,美梦顿时成为泡影,伤心之余兴起了寻死的念头。      他想找一个山崖从上面跳下来,结束他这一事无成的一生。到了山崖,他发现已经有一个老人,在山崖上徘徊不决的走着。他好奇的走近问他,独自一个人在此徘徊的原因,那老人告诉他:      "我本来有一个小康的家庭,一家四口和乐的生活着,不料,几年前自己却生了一种怪病,看尽了名医都束手无策,花尽了家产也没有一点起色,现在为了看好我的病,妻儿们连三餐都都得尽量节省,以筹
发布时间:2010-12-07
南宋的道悦禅师曾任镇江金山江天寺的住持,他是宋朝名将岳武穆王岳飞所最崇敬的高僧。      当岳飞被秦桧以十二道金牌从朱仙镇招回时,途经金山江天寺,道悦劝他出家,不要回京,但是岳飞秉持耿耿忠心,明知此行不利,他还是坚持南归。      临别时,岳飞请求开示,道悦禅师告诉他道:"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当时不知其意,直到被诬下狱,含冤遭毒的时候,方才悟解。那年的十二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日,当天晚上又下起雨来,听到室外雨声,岳飞预知大难已经临头,这正好应了道悦禅师的偈语:"岁底不足,谨防天哭。"
发布时间:2010-12-07
良宽禅师,毕生修行参禅,从未稍懈一天,当他老年时候,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赌吃玩乐,快要倾家荡产,家乡父老,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是岸,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终于为乡情所感,就不辞辛苦,走了三天的路程,回到童年的家乡。良宽禅师终于和多年没见过的外甥见面了。这位外甥非常高兴与他的和尚舅父相聚,并且特地留舅父过夜。      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次晨离去的时候,就对他的外甥说道:"我想我真是老了,两手直是发抖,可否请你帮忙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他的外甥非常高兴的助了他一臂之力。良宽
发布时间:2010-11-24
     从前有一个村庄,距京城有一百里。这个村上有一口井,井里水很是清洁而甜美,因此国王就命令这个村庄的老百姓,每天送水到京去给国王饮用。那些老姓天天奔走,弄得疲劳不堪。大家都想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事被那个村庄的村长知道了,连忙召集了一个村民大会,说道∶"你们都不要迁走,我立刻去请求国王,把一百里改为六十里,那末你们就会近得多,不会感到疲劳了。"      村长随即去请求国王,国王立刻批准他的请求,下令把一百里改为六十里。村民们当时听到都很快乐,说现在近得多了。      从此,村民们都很相信国王的话,居住在这个村上不迁移了。   
发布时间:2010-11-23
    细心地观察一下,会发现,禅者脚下,也大有意趣。禅师们夏天穿在脚上的鞋子,是用一条一条的灰布做的,鞋子上有六个大空隙。穿着这样的鞋,一定很凉爽。     我问:我可以穿这样的鞋子吗?     禅师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他笑了,点了点头。     他看出了我的期望,坐在廊间的扶手上,脱下一只,让我试穿一下。     合脚,轻便,舒服。能够细腻地体会到脚踩在大地上的感觉。硬挺挺的皮鞋底,像是缺了心眼,此刻,脚又有了心眼,有了细微的体会。     感觉很好。把鞋子脱下来,还给禅师。     我注意到禅师脚上的鞋,洁净。虽是一双灰色的布履,却很美。夏天的僧鞋,简单,大概
发布时间:2010-11-10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意,已说明他的洒脱生活,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时,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大臣拿了圣旨寻找到了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举炊,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的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
发布时间:2010-11-07
在一个寻常的日子,一个香客寥寥的凌晨,寺里来了一位衣着庄重、态度和善的中年男子。      他找到老和尚,诚恳地说:"法师,我能否给寺里捐100万元人民币?"老和尚正在拂拭烛台,听了这句话,合掌道:"施主,你心中有什么事吗?"男子脸上微微掠过一丝不快,他顿了顿,恢复平和神态,道:"这个,您就不用管了吧?"老和尚说:"施主不要介意,我只是不希望你浪费金钱——请告诉我,你的钱是准备捐献给谁呢?"男子听了这句话,很意外:"这不是明摆着吗?"老和尚笑了
发布时间:2010-10-15
  轻易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曾经,听老师教导说,当别人正在说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随便插嘴或是打断,这样对人不尊重。然而,当我在面对这种情形的时候,却没有真正依照老师教的去做,时不时还是会打断他人的说话。      比如说,与朋友在谈论一个话题,对方就此正发表自己的见解,可听到一半,还未等对方说完,自己突然冒出一些观点,就急于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便打断了对方的说话,从中间插进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当对方刚要讲一个事例,起个开头,这个事例是自己曾经听过的,便不假思索地说,啊,这个我听过,马上阻断对方,让对方不知道是不是需要继续讲下去。      原本,当自己打断别人说
发布时间:20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