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宋】佛性法泰禅师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本诗是吟咏九峰禅师“无心合道”的公案。有僧问“十二时中如何合道”,九峰答:“无心合道。”何谓无心合道?犹如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水中蹄,水中嘴连岸上嘴。驴饮江,江饮驴,一片天机,无容凑泊。能所双亡,圆融互摄。全诗描绘的是超越主客对待、人我两分、脱落一切分别执着的证悟道境。“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正如大慧宗杲禅师所说,在如如的一真境界里,“心即圣,圣即凡;我即尔,尔即我;天即地,地即天;波即水,水即波;酥酪醍醐,搅成一味;瓶盘钗钏,熔成一金。”
发布时间:2024-12-24
送僧超鉴【宋】大慧宗杲禅师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诗中首名“桶底脱落大地阔“,形容禅者明心见性、迥脱根尘的悟道境界,出语非凡。该句出于千代能尼师的一则公案,在一个月明之夜,千代以一个旧桶提水,因桶箍破裂使得桶底脱落,刹时豁然彻悟,心得自在。作了一偈,以记其事: 扶持旧桶,桶底忽脱。桶里无水,水中无月!诗中第二句写出禅者悟到生死的本来面目,譬如碧潭清澈,了无挂碍,一片空明。这种意象化手法正显禅门之手段高妙。后两句则点出禅者的广大菩提之心:化作红炉白雪,撒向人间,照亮众生的迷途。此句意蕴甚妙,“红炉白雪”,本自虚妄,了不可得,喻指禅者即使广化众生无数,但却无
发布时间:2024-12-20
1219农历冬月十九日光菩萨圣诞日光菩萨,又作日曜菩萨、日光遍照菩萨。圣号有“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之义。因为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暗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得此名。《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中,月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与诸众生毕竟安乐。日光菩萨曰:我能堪任于诸众生未纯熟者令得成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皆是:一生补处大法王子,有大威德如大龙王。百福圆满身光照曜,犹如千日破诸昏暗。智慧澄澈逾于大海,了达诸佛秘密境界。燃大法炬引导众生,于生死海作大船师。怜愍众生犹如赤子,于一切时恒施安乐。名称普闻十方世界,自在游戏微妙神通。已能善达诸总持门,
发布时间:2024-12-19
坐禅铭鹅湖大义禅师参禅学道几般样,要在当人能择上。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直须坐究探渊源,此道古今天下传。正坐端然如泰山,巍巍不要守空闲。直须提起吹毛利,要剖西来第一义。瞠却眼兮剔起眉,反复看渠渠是谁。还如捉贼须见赃,不怕贼埋深处藏。有智捉获刹那顷,无智经年不见影。深嗟兀坐常如死,千年万岁只如此。若将此等当禅宗,拈花微笑丧家风。黑山下坐死水浸,大地漫漫如何禁。若是铁眼铜睛汉,把手心头能自判。直须着到悟为期,哮吼一声狮子儿。君不见,磨砖作镜喻有由,车不行兮在打牛。又不见,岩前湛水万丈清,沉沉寂寂杳无声。一朝鱼龙来搅动,波翻浪涌真堪重。譬如静坐不用工,何年及第悟心空?急下手兮高着眼,管取今
发布时间:2024-12-18
农历冬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寺院的围墙上,殿堂中的幢幡上,还是经书画像上,乃至佛弟子的口中,时常能看到、听到“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他的“知名度”对许多不了解佛法的人来说,甚至要高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那么“阿弥陀佛”究竟是谁?他现在在哪里教化众生?十方三世诸佛无量无边,学佛的人为何会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如此重视呢?无量劫前,世自在王佛住世之时,有一国王名叫世饶王,
发布时间:2024-12-16
颂古【宋】龙鸣在庵禅师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这首诗宛如一幅精致优美的玉人抚笛图,字里行间充盈着袅袅风情。红袖佳人抚弄长笛,奏出美妙天乐。笛声飘处,花心欢快沉醉。在无数闻笛颤舞的花心中,独有东君钟爱的那枝最能感受到笛声妙韵,与抚笛人心心相印。冰雪佳人,取意于《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上“肌肤如冰雪,绰约如处子”的“神人”,诗中譬喻观机逗教、勘验众僧的禅师。“常将玉笛向人吹”,佳人抚笛,譬喻禅师以禅机勘验僧人,以期开悟。“曲中无限花心动”,譬喻众多僧人纷纷回应禅师的机锋。“独许东君第一枝”,而在众多的僧人中,惟以“东君”尤为杰出,会得禅师曲中之意,与禅
发布时间:2024-12-15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
发布时间:2024-12-15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窥基大师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去贪瞋,除鄙悋,十二时中常谨慎。炼磨真性若虚空,自然战退魔军阵。勤学习,寻师匠,说与同人堪倚仗。莫教心地乱如麻,百岁光阴等闲丧。踵前贤,学先圣,尽假闻思修得证。行住坐卧要精专,念念无差始相应。佛真经,十二部,纵横指示菩提路。不习不听不依行,问君何日心开悟?速须究,似头燃,莫待明年与后年。一息不来即后世,谁人保得此身坚。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汗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哀哀父,哀哀母,咽苦吐甘大辛苦。就湿回干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一旦辞亲求剃落,八十九十无依托。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
发布时间: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