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陀说的话,阿难陀非常感动,站在身旁的目犍连等听了佛陀的话,也被佛陀深广的仁慈心所感动,他们都愿意前去帮助佛陀为阿那律缝制三衣。佛陀到了娑罗逻岩中,对阿那律说道:“阿那律!你把针线拿出来,我来帮你做衣服。”听了佛陀说话的阿那律!心里很惶恐、惊慌,已经看不见东西的阿那律,眼眶中浮出几滴晶莹的感激泪珠,不知怎样回答才好。佛陀把针线穿好,又拿出布来剪裁,阿难陀等就帮着缝制。只花了一天的时间,佛陀就为阿那律将三衣缝好。一个是老师,是福德圆满的佛陀,一个是弟子,是瞎了眼睛的比丘,他们师徒间,老师的慈爱,弟子的恭敬,充分表现了佛教的师徒关系,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给千秋万世后的大家,一个很好的榜样。阿那律眼
发布时间:2025-03-11
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的比丘,对于饭食,阿那律并不怎样烦心,瞎了眼睛以后,什么东西也看不到,阿那律正好不再被外境牵动心源,精诚一意的修道。有一次,阿那律衣服破了,他几次想修补,终因自己看不见而作罢。后来,他的三衣实在破烂不堪了,有一次阿难陀经过他独自居住的娑罗逻岩中,对他说道:“阿那律比丘!你的三衣不补一下不行了,佛陀说,比丘的衣服新旧不要紧,但整齐清洁一定要注意。”阿那律听后,很安然的回答道:“阿难陀比丘!我也曾试过修补衣服,但因眼睛失明,针线穿不进针孔,拜托你,如果
发布时间:2025-03-08
由古印度马鸣菩萨创作的《佛所行赞》将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迹用长篇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叙述出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七世纪时巡游印度的中国高僧义净三藏曾用“五天南海无不讽诵”(意即全印度与东南亚沿海及岛屿皆甚流行)来表现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今日适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出家纪念日,悉达多贵为净饭王太子,却执意出家修道,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就让我们从《佛所行赞》中节录一段释尊逾城出家前的记述,以阅读诗歌的方式来了解他的心路历程。父王知子心,决定不可转,但当尽力留,何须复多言?更增诸婇女,上妙五欲乐,昼夜苦防卫,要不令出家。国中诸群臣,来诣太子所,广引诸礼律,劝令顺王命。太子见父王,悲感泣流泪,
发布时间:2025-03-07
由古印度马鸣菩萨创作的《佛所行赞》将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迹用长篇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叙述出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七世纪时巡游印度的中国高僧义净三藏曾用“五天南海无不讽诵”(意即全印度与东南亚沿海及岛屿皆甚流行)来表现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明日适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出家纪念日,悉达多贵为净饭王太子,却执意出家修道,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就让我们从《佛所行赞》中节录一段释尊逾城出家前的记述,以阅读诗歌的方式来了解他的心路历程。王复增种种,胜妙五欲具,昼夜以娱乐,冀悦太子心。太子深厌离,了无爱乐情,但思生死苦,如被箭师子。王使诸大臣,贵族名子弟,年少胜姿颜,聪慧执礼仪,昼夜同游止,以取太子
发布时间:2025-03-06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韦应物《观田家》惊蛰古称“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蛰”释为“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道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认为,动物冬藏伏土,不饮不食当春雷隐隐、大地回暖时,它们就被惊醒了其实,这主要还是温度变化的结果但这种将雷声与动物联系起来的理解无疑为万物复苏的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南方温暖地区蛰伏了一冬的桃花开始盛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意盎然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鸟,嘤其鸣,求其友因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发出婉转悦耳的啼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老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
发布时间:2025-03-05
阿那律因为精勤用功,而使眼睛生病,佛陀知道以后,很是挂念,有一天,佛陀找到阿那律,就很慈和的告诉他道:“阿那律!和你讲过,修行不及固然不行,但太过了也是同样的不行。”“我在佛陀的面前已经发过誓,我不能违背誓言!”阿那律恭敬而又坚决的回答。“你不要挂念这个问题,眼睛要紧。”佛陀虽然如此慈悲的开导阿那律,但阿那律仍不肯睡眠。佛陀只得又再方便的说道:“阿那律!一切众生都是要有食物才能生存,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眼就是以睡眠为食,所以,你去睡,不要想其他问题,就是涅槃也要饮食。”“涅槃吃什么?”“涅槃以不放逸为食!不放逸能到达无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也是要以禅悦法喜为食。”“佛
发布时间:2025-03-04
阿那律的道心很坚固,虽然美色当前,却能坐怀不乱,其心地光明,就可想而知。不过,有一次为了睡眠,他曾被佛陀不客气的训诫过。那是佛陀在讲经的时候,大概因为阿那律昏沉疲倦的关系,他竟打起瞌睡来,佛陀望着他说道:“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旁边的人,用手推了一下阿那律,他惊醒过来,佛陀向他道:“阿那律!你出家学道,是为了畏惧王法,是为了恐怖盗贼吗?”“不是!”阿那律站起来,恭谨的说道。“那么,你为了什么原因才出家学道呢?”“为着厌离生老病死,解脱忧悲苦恼。”“大家都赞美你不为女色破坏戒行,你现在像是很自满,在我说法的时候,你也在睡觉。”阿那律听佛陀这么一说,赶快跪下来,合掌说道
发布时间:2025-02-28
“父母全部去世后,大象又回到国王这儿。国王得到香象,非常高兴,就装饰大象要讨伐比提醯国。大象对国王说:‘不要和比提醯国战争,只要战争,就会伤害很多百姓。’国王说:‘他们欺负侮辱我国。’大香象说:‘请允许我前往比提醯国,让这个仇敌不敢再欺辱我们。’国王说:‘你如果去,或许就回不来了。’香象回答说:‘没有什么能够拦住我,让我回不来。’香象就这样去了比提醯国。“比提醯国王听说大香象来到本国,非常高兴,亲自出来迎接,见到大香象后,对他说:‘就留在我国吧。’大香象对国王说:‘我不能就留在您的国家,我安身处世以来,从不违背誓言,之前许诺了迦尸国王,应当回迦尸国。你们两位国王,应该各自去除内心的怨恨憎恶,使
发布时间: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