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十一尊至第二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拾捌尊佛陀难提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佛陀难提尊者铜像  诗 偈  莫俱波涛海洋深,莫畏坎坷路难行。  请君但看媚笑者,腹剑口蜜更伤人。  偈解  不要畏惧道路坎坷,或担忧世道的险恶。满口甜言蜜语的人往往心怀叵测, 更应小心提防。也许,你会被其表相所迷惑,自己应立即自我反省,端正自己所好,拒听甜言、不视媚笑,如此方能尽快脱离困境。  尊者法相  佛陀难提尊者法相所现为安然而坐,右手于胸前结印,
发布时间:2020-06-24
夏至为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廿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当太阳达到黄经90°时,夏至已至,暂别清凉。日北至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至者 极也不知不觉,一年过半。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这天以后,天时渐短,光阴渐长。太阳将踏上“回头路”,一路向南。阳光的往返,亦如季节和生命的轮回。花开花落,春去春来,生生不息。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过后,高温潮湿炎热开始。此时节后,万物繁茂生长,需雨水滋润。所以夏至
发布时间:2020-06-21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十一尊至第二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拾柒尊那延罗目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那延罗目尊者铜像  诗 偈  处世行事不为难,检点身心自平 安。  莫教祸起萧墙内,此中消息是机关。  偈解:  处世行事并无深奥玄机,要求得平安,关键在自己应身心端正、行为检点。灾祸往往由自身引起,或起源于内部纠纷,若要化解,关窍也在内部。为了防止祸起萧墙,应反省自身的近期所为,从内部寻找化解的办法,以尽快弥补,否则灾患难消。  尊者法相  那延罗目尊者
发布时间:2020-06-21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十一尊至第二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拾陆尊那提迦叶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那提迦叶尊者铜像  诗 偈  勤勉当为万事本,刻苦精修莫停留 。  但将千遭百回苦,换得心安道亦成。  偈解:  勤勉乃是万事成功的根本,刻苦精修更不要有丝毫懈怠,就算受尽千辛万苦,在心安之际至少也会成为得道高人。  正身处逆境之中,如果能因此而脚踏实地,加倍努力,苦尽甘来也是可以预料的事。  尊者法相  那提迦叶尊者法相所现为陶然而坐,右手高擎,左手当胸
发布时间:2020-06-19
五代禅师贯休《十六罗汉图》在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中乾隆时期供养于杭州圣因寺的版本内容完整,形象生动,甚至被认为是贯休真迹,这样的作品在被进献时却由乾隆归还原寺典藏。但不藏于内府并不代表不被重视,乾隆皇帝将其进行考订、修理、命人临摹等,之后这套《十六罗汉图》的刻本、临本等不同媒材的版本得以广泛流传。这样的现象值得关注。  二、乾隆皇帝对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的鉴藏行为  乾隆皇帝与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的鉴藏活动,主要集中于其第二次南巡前后。在六下江南的旅途中,乾隆皇帝携带大量的书画供路上赏玩,子明本《富春山居图》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该卷上有乾隆五十余处题跋,是他对这件作品珍重程度的直接体现
发布时间:2020-06-15
晚唐五代的高僧禅月大师贯休最初以诗得名,《全唐诗》录其诗九百余首。善草书,时人尝比诸怀素,然书不甚传。又能画,以罗汉最著。对贯休的研究,除了对其生平行迹等的考证外,主要集中于他的诗和罗汉画。贯休的十六罗汉图传本较多,递藏链繁复,著录冗杂。证据确凿的真迹不存,是研究的一个难点。  清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国库充盈,天下承平。皇帝得以有足够的精力与财富投身于艺术鉴藏活动中,其对内府所藏书画进行的三次大规模整理、著录足可见得。此时,“清宫所积累的法书名画日盛一日,几乎民间流传的珍贵墨迹,大都归于内府收有了。”  贯休《十六罗汉图》在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中乾隆时期供养于杭州圣因寺的版本内容完整,形象
发布时间:2020-06-15
名寺名联,盛传不衰。杭州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结合佛教文化精髓,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范畴。在灵隐寺,仔细品读欣赏精彩的楹联佳作,能更好地了解佛教所主张的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杭州灵隐寺殿堂楹联,引人驻足,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欣赏灵隐寺天王殿内的一幅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见一线光明,万壑松涛开觉路;泉自石边流出,悟三生因果,十方华藏证根源。——王念 题杭州灵隐寺天王殿楹联天王殿内西侧楹柱联(上联)上联峰从天外飞来,见一线光明,万壑松涛开觉路;  峰从天外飞来  峰:即灵隐寺的案山,灵鹫峰。晋咸和元年(326年)天竺慧
发布时间:2020-06-14
名寺名联,盛传不衰。杭州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结合佛教文化精髓,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范畴。在灵隐寺,仔细品读欣赏精彩的楹联佳作,能更好地了解佛教所主张的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杭州灵隐寺殿堂楹联,引人驻足,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欣赏灵隐寺天王殿内的一幅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乃生成佛地鹿苑弘泉唐施济 为汲引圣湖——王震 题杭州灵隐寺天王殿楹联  王震简介  王震(1867年--1938年)字一亭,浙江吴兴人,号“海云楼主”、“白龙山人”。晚年信佛,法名“觉器”。  王震是海上画派一位独具特色的书画家,其作品天真灿漫,雄
发布时间: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