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叫楼陀,腰里佩戴着利剑,手持弓箭,在路上抢劫过往行人财物,用来维持自己的生计。有几天他吃不到东西,饥渴逼恼。这时远远看见一个比丘拿着钵走到一棵树下,楼陀心想:“这个人的钵中一定有饮食,现在应该上前把那个钵抢过来吃;如果他已经吃完,就剖开他的肚子取出来吃。”想好后马上向比丘走去,在距离不远的地方,慢慢地又停了下来。这时这个比丘立刻知道了劫贼的心意:“现在如果不喊他来吃必定要杀我,这会增加他的罪过,使他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不如先喊他来送他饮食。”想到这里,便马上远远招呼盗贼:“你快点过来,我送你吃的。”盗贼心想:“现在这个比丘,远远地就知道
发布时间:2024-12-25
佛陀告诉他,不要继续苦行,把粪扫衣脱去,改穿信众所供养的轻衣,静静的养老,不要过度疲劳。虽然受到佛陀这么高的慰劳,但他并不肯改变他的头陀苦行,他向佛陀说道:“佛陀!头陀苦行在我并不以为苦,反而感到很快乐,我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间的得失,我只感到清净解脱的自由。“当然,有人说我这样生活太着重自利,像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旃延尊者等,他们负起代佛陀宣扬的任务,不惧阻难,不惜身命,推动着真理的法轮,使众生普沾法味,同获法乐。我虽然没有那股为人为法的热情,但我不会忘记佛陀对我的恩德,就是为了报答佛陀的恩惠,我才更要过头陀的生活。因为众生要能得救,全靠僧团的弘法,僧团中布教的弘法者,是人民的亲
发布时间:2024-12-22
南极日差永,幽人喜不胜阳生渐堙郁,阴老尚凭陵风解吴山雪,江流蜀地冰冲寒彊乘兴,屣履过邻僧——宋·刘敞《冬至即事》明日17:20,迎来冬至作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不仅仅是一个天文学上的时间点更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故有“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别称尽管此时气温还在持续下降我们也将进入最冷的“数九寒天”但这已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子我们来到了一年中夜晚最为漫长的一天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长因此冬至正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象征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蚯蚓作为阴曲阳伸的灵物感知此时阴气旺盛而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
发布时间:2024-12-20
大迦叶的年龄终于渐渐的老了,可是他对头陀苦行的生活,是愈过愈认真。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还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风暴雨之中,想劝他中止苦行。那是佛陀法驾住在鹿母讲堂的时候,佛陀召见大迦叶,大迦叶穿着破衲衣,须发长得很长,蹒跚的走来,这里新皈依的比丘都不认识他就是大迦叶,看到他那仪容不整的形相,都投过来轻蔑的眼光,甚至有人向前想阻止他走近佛陀。佛陀知道大家的心思,很远的就招呼道:“大迦叶!你来啦!我留了半座在这里,你赶快到这里来坐吧!”诸比丘听佛陀这么一说,吓了一跳,想不到这位老比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迦叶尊者。他向前顶礼佛陀后,退下几步说道:“佛陀!我是您末座的弟子,要坐在佛陀所设的座位实
发布时间:2024-12-18
当初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也曾劝过他忘去自我,发菩提心来从事弘法利生的真理运动,大迦叶总是坚定的回答他们说:“关于弘扬正法、教化众生,我实在是不行,忘去自我,多么不容易啊!教导没有信心或恶智的人,我实在没有那种勇气和毅力。我愿意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起更艰苦的修行榜样,让后来者对于少欲知足的头陀苦行知道尊重与实行。弘法利生的艰巨任务,全赖你们担当了。”听了大迦叶话后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并不感到失望,反而称赞道:“长老能够在这方面树立法幢,也是非常难得,佛法是多方面的,各人可以依着自己的志趣实践自己的理想,我们为长老祝福!”大迦叶最不喜欢住在竹林精舍或是祇园精舍过团体的生活,他甚至厌恶那里的和
发布时间:2024-12-12
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桶中有清亮净洁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等到他喝够了,便拱手对木桶说:“我已经喝够了,水不要再来了。”虽然他说了这一番话,水当然还是流淌如故。这人便很生气地说:“我已经喝够了,告诉你别再流了,为何还要往外流呢?”旁人见了,便对他说:“你真是太愚痴,没有智慧!你为什么自己不离开?却硬要让水不流出来?”世间的愚人也是如此,自己不收摄六根,却硬要六尘境界离开,不是很愚痴吗?
发布时间:2024-12-11
大迦叶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习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食,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惟,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着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就要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对于大迦叶这样的人,不去度众生,而喜欢离群独居,过苦行的生活,比较积极的比丘们总不太同情,他利人的悲心可以说值得人敬仰,但他弘法的热情显然是不够。除了佛陀,与外道辩论、教化僧团中诸比丘的大弟子,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
发布时间:2024-12-09
大迦叶尊者为法的真诚,很得佛陀的信任,佛陀对于他,其爱护是无微不至。在佛陀的教团里,有所谓六群比丘满宿等,专门结党犯恶,佛陀因此制下许多戒律。有一个时期,是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们又在努力的蓄钵。钵有铁钵和瓦钵两种,但由于产地、质料、颜色等的不同,所以分别有铁钵、苏摩国钵、乌伽国钵、黑钵、优伽国钵、赤钵等六种。那些六群比丘,在这些钵中,务求好的钵,把它收藏在自己的房中,好像在开陶器店一样。这六群比丘,从早到晚,不知用功修道,把精神都集中在这些事情上。因为在实行托钵乞食制度的教团里,是绝对禁止积蓄金银衣米财物,所以他们就把兴趣移向收藏古董的方面去。因此,佛陀便禁止蓄钵,制定戒律,佛陀说
发布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