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 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迎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 「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发布时间:2009-04-29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沽分,利沽分则痴心亦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群魔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敝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布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以如
发布时间:2009-04-29
正见之人心转境随,所以正确的心灵见解,能解脱生死烦恼的痛苦,使「自我」不再执着世间的所知障与分别心,并用布施舍下的智慧来打开心量,应证那清净无为的 本心,所以,能止息人生的痛苦烦恼唯一的根本方法,就是持守正知正见的智慧,用清净的正确见解来面对一切人、事、物,而八正道的八种内修法门以正见为中心 信仰,若失去了正确的见解,其余七种都将无法达成。 ◎ 八正道之二 「正思惟」 不断地思惟苦 空无常的人生观,能断除对生命的疑惑和颠倒,也能增长清净的观念。对释迦佛陀的一切教理,若能用心思惟,能逐次的断除所有邪恶思想。所以祖师云:起心动念 都是业。若能透彻四谛、十二因缘的观念,使吾人的心灵显露出清净智慧
发布时间: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