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艺术

纪念|六月廿一 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师圆寂日

2022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廿一法相三祖智周大师圆寂日智周大师(668—723)是唐代著名的唯识学者,乃泗州人,俗家姓徐,生于唐高宗乾封三年(668),十九岁受具足戒。二十三岁时,智周大师从慧沼大师受学,成为慈恩宗的嫡传弟子。他学成之后,即到各地弘化,名重一时。其后住濮阳报城寺,传法相宗教义,从事著述,对因明学亦有..

发布时间:07-1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阐提魔尊者(29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贰佰玖拾玖尊阐提魔..

发布时间:07-18

禅诗欣赏——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尘劳迥脱【唐】黄檗希运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要想免受尘劳之苦,绝非等闲之事。保持觉照,不管妄想杂念如何纷飞,只要牢牢地抓住顽牛的鼻绳,时刻掌握内心的状况,一刻也不容懈怠,这样下力气苦修一场,方有可能息心静虑、明心见性,证得一行三昧。只有经过“一番寒彻骨”..

发布时间:07-17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有一天,发出通告说:“人不分远近,也不分种族,七天内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把珍宝分成一堆堆的,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佛陀知道这个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造福,并不能真正解脱,因为他还是有..

发布时间:07-17

历史|元代的佛教管理机构——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二)

元代管理佛教的机构,最初设总制院,即以国师为领导。后又设功德使司(简称功德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称宣政院,扩大管理职权,且在各路设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务。僧官如僧录、僧正、僧纲等,也都由宣政院管辖。后来到至顺二年(1331)撤销行宣政院,另于全国设立广教总管府十六所,掌管各地僧尼事务。..

发布时间:07-17